陈正(1921-2012)男,中共党员,原上海印钞厂副厂长,享局级离休干部。
自离休至现在,陈正一直严以律己。按规定,他可以享受电话费报销、出租车费报销等,但几乎完全放弃了这种待遇。遇到困难,情愿自己克服,也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这样一位老人,曾经六进西藏、两进墨脱,背靠上海印钞厂以及全厂职工的大力支持,建成墨脱背崩乡上钞希望小学。此后,应该说老人的心愿已了,况且老人当时已经80多岁,也应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老人仍不“安分”,他在想这些孩子小学毕业后又怎么办?要么继续翻越雪山,要么放弃学业。这都是陈正不愿意看到的。于是老人在探索能否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来继续孩子们的学习。为此,八十多岁的老人向专业人员多方请教,并开始自学电脑,想解远程教育的全过程。
陈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9月18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2岁。
[1]
不仅对西藏,对新疆陈正也一样牵挂。哈萨克族牧民居住区,要办一个中心小学,但村民的集资不够,陈正毫不犹豫拿出二万元,促使学校顺利建成。在昭苏县维吾尔族居住区,老人担心孩子们失学,便拿出2万元与50个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资助每人400元,让他们能够完成学业。
而且,陈正也想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居住地建一座村办小学。贡山县有车可通,海拔不算太高,据估计,在独龙族村庄建一座村办小学,大概一万块钱就差不多了。陈正是一个想做就做的人。但因为跟中央电视台去墨脱摄制节目,使计划受阻。等到节目制作完毕,贡山县已是大雪封山,进不去了。
好事多磨,陈正也无可奈何。这是人力在自然面前的局限。老人只好把一万六千元现金汇往云南。一万作为建校费用,六千作为教师到上海进修考察的费用。
陈正特别会“花钱”。近十年来,他先后为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捐款、捐物达十万多元,支持教育。但只要老人稍有积蓄,就会想方设法把它用到孩子们身上。
从2004年开始,陈正就计划在老家安徽黄山建希望小学。但通过考察,他认为黄山的孩子们“有学上”,那里缺少的不是学校,而是让孩子们“上好学”的先进设施。
于是,老人又有了新的想法:为孩子们购买电脑。心动不如行动,老人迅速与上海各大超市、电脑公司联系,既要保证电脑的质量与配置,又要考虑价格,因为老人并没有太多的积蓄。
2005年11月,老人交纳了电脑订金后,电脑公司的技术员随老人带着25台电脑到黄山市永丰乡中心小学安装调试。校方非常满意,认为有了这批先进的电脑,他们的教学质量肯定会上一层次,在黄山应该是属一属二的了。学校陈校长激动地表示:绝不辜负陈老的厚爱,一定要把学校办成当地一流的学校。
从黄山回来,老人就“失踪”了。原来,陈正被朋友一个电话叫到云南去了。他的这个朋友叫闵杰章,北京人,当初在西藏与老人相遇,被老人事迹感动,也萌生了建希望小学的念头。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发动网友捐款,由他联系建校。五年的时间,他就在云南建成了18所希望小学。这次闵杰章到云南看希望小学的运转情况,邀请老人同去,老人非常高兴,所以一回到上海,顾不得与家里联系,就直奔云南。
在云南,陈正向闵杰章详细询问了网上捐款、建校质量、建校费用等情况,并实地察看了一些希望小学以及一些老旧的学校。在云南期间,陈正继续捐款捐物给当地困难学生,并对闵杰章说,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你做得好,通过网络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
云南之行,陈正感慨良多,发动更多的人帮助孩子上学成了老人最大的心愿。以往老人对记者的采访总是持警惕态度,因为他害怕一些不负责任的记者的“艺术加工”。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老人只想倾己之力默默无闻地帮助孩子,不愿把时间、精力花在作报告与参加表彰会上。
现在,陈正对新闻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再排斥记者的采访,尤其是对于小记者,他更是倾心尽力。一名中学生,学校的小记者,了解了老人助学的事迹后很想采访老人。陈正非常高兴,认真做好准备,以比对真正的记者更认真的态度回答小记者的问题。小记者也告诉老人,她现在也是一名助学志愿者,将来她也要去墨脱。
解放前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法律系的陈正老人,在时隔60多年后,于2006年9月再进大学,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新生。
86岁学外语,老人当然不光是为了生活更加充实,他是一个有梦想,又很现实的人。学外语,是为了用,为了用语实现自己的“梦”:到墨脱上钞希望小学为门巴孩子上外语课。
老人没有想到,他86岁学外语,震动了上外师生的心灵。老人助学的事迹、老人关心下一代的精神,传遍了校园,特别是以陈正为原型的《心跳墨脱》在学校的放映,更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对老人的敬重、对西藏的热爱。他们或捐款,或义卖,筹款支持墨脱希望小学的发展,并组织“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感动校园的人物陈正等学习”暑期支教团,准备到西藏支教。
2007年“五月”长假,陈正悄然离开上海,远赴西藏林芝,和当地有关部门洽谈,精心为上外学生设计一条进墨脱相对安全的路线,可从拉萨直飞林芝。更念及学生没收入,以他在当地的声望联系免费的车辆,具体落实了学生去墨脱的吃住行。
2007年陈正出席央行党代会,央行领导当着他面对上钞厂党委书记说:“以后你们再不能让陈正自己去西藏了,要照顾好老人。”可回到上海不久,厂领导就听到陈正非但又要去西藏,还要进墨脱,这可急坏了,厂领导找到上外领导说,请求阻拦贵校的陈正同学出行。上外领导无奈地说,这是学生自发的活动,校方难以干涉。厂领导多次劝阻老人入藏,老人说,同学们进墨脱,他不去不放心。最后答应只到林芝,不进墨脱。8月2日,支教团出发,抵达林芝后,受到地委教委团委的热情接待,他们派出干部提供车辆,一路护送学生进墨脱。从不服老的陈正,这次顾全大局,临了留守林芝。支教团分三个小分队,分赴三地的小学,最远的数上钞厂背崩乡希望小学。
在陈正的带动下,支教团以爱心和汗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勇于挑战,甘愿吃苦,乐意奉献,这在80后独生子女群体中尤其难能可贵。
陈正助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助学本身,不仅对民族团结进步、对西部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青年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精神的传递,是希望的传递,带动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关心下一代。
多少年后,墨脱、昭苏、贡山的孩子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老共产党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献身民族教育,为了他们的成长,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年后,上钞人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老共产党员,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多少年后,上外的同学们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老共产党员,以其博大的爱心、老而弥坚的意志,震动了自己的心灵,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引导自己走上了一条希望之路……上海轻工控股集团一位离休干部曾经感慨地说:“上海印钞厂创造的物质文明—人民币,是花得光用得完的,而上海印钞厂培育出的陈正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青山有幸埋忠骨 浩气长留天地间——陈正陈正,原名陈成都,1905年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金丰区古洋村一户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父亲在外经商,家中略有田产。陈正幼年在村中的私塾读书,后就读于本县中川的犹兴公学。小学毕业时,他年仅14岁,即由家庭包办结了婚。婚后,又去广东大埔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正值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迅猛发展,陈正受到影响,在校内发起组织学生会,并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
1922年秋,陈成都从大埔中学初中毕业后改名“陈正”,考入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校的师范部。1922年至1923年间,集美学校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任教,讲解各种新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陈正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丰富藏书,认真研读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书籍,从而开始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1923年冬,陈正放寒假返回永定下洋。假期中,他与曾牧村、胡永东等集美同学邀集永定在外求学的进步青年42人,组织成立了“晨钟社”。“晨钟社”以“改造社会、改造思想”为己任,制订社章28条,规定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选举陈正为该社副主席兼总务委员会主席。该社于同年12月,出版了社刊《钟声》第一期。稍后,陈正等还发起组织“金丰新剧社”,深入农村,演出新戏。“晨钟社”等的活动成为永定县思想启蒙运动及传播新思潮的先声。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同年秋,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共组织部通过中共广东区委、共青团广东区委所联系的集美进步学生罗善培、李觉民等,开始在集美学校秘密组织国民党(左派)组织,对外称为“福建青年协进社”。在中共广东区委、共青团广东区委的指导下,集美国民党左派发起成立“星火周报社”,出版《星火周报》,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宣传国民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陈正思想政治觉悟迅速提高,被吸收加入国民党。
1925年5月1日,集美国民党左派发起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邀请全校师生及校外的筑路、打石工人参加。陈正在大会上登台演讲,呼吁师生到工农大众中去,向工农大众学习。
1925年秋,陈正与曾牧村等从集美学校师范部毕业,即回乡创办了下洋公堂(设小学和初中)。办学经费全由创办人自筹。陈正动员父母捐出光洋100元和5石白米。教师大都是集美学校和大埔堂毕业的进步青年。陈正任教务长兼教“公民课”。他们以下洋公学为阵地,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并组织本地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6年10月,北伐东路军挥师入闽,推翻了北洋军阀在福建的统治。中共党员、广州第六届农讲所学员胡永东、王奎福受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共汕头特委的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汀、漳(州)、龙(岩)道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永定,开展农民运动和建党工作。他们先后发展陈正、曾牧村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冬在下洋公学成立中共金丰支部,以胡永东为书记。翌年1月,支部划归中共闽南特委领导,陈正继任支部书记。1927年4月初,福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在全省各地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随后,上海“四一二”、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相继发生。面对白色恐怖,陈正根据中共闽南特委的指示,将力量转入农村坚持斗争。他们在永定陈东坑、高头等地积极发展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织党领导的红色农会,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8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给广东、广西省委及闽南临委批示信,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到福建。陈正获悉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随即向父母要来300块大洋,着手购置武器,筹备在永定金丰山区组建革命武装。
9月10日,南昌起义军挺进广东途中到达上杭县城。周恩来等在上杭县城琴岗书院接见了前往上杭迎接起义军的永定县党组织代表张鼎丞、陈正、卢肇西等人,详细介绍了党中央关于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起义经过、起义军南征广东的计划和意义,并向他们强调指出:第一使命就是要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这使张鼎丞、陈正等人更增强了革命的信心。从上杭回到永定后,陈正等组织了一支有120多名骨干的工农赤卫军,与溪南区张鼎丞组织的工农赤卫军同时开赴前线,配合南昌起义军攻打大埔县城,歼灭大部守敌,获得重大胜利。起义军在潮汕和三河坝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朱德、陈毅率领部分起义军离开广东,准备进入湘赣粤边开展游击战,途经平和县秀芦溪时召开了部队的干部会议。受中共闽南特委派为向导的陈正、卢肇西和平和县党组织代表陈彩芹等列席了会议。朱德指示永定、平和党组织在今后的斗争中,既要开展农民运动、又要开展武装斗争,把农运与武装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与闽粤边区相邻各县的革命斗争相互联络、互相支援。陈正等人受到深刻的启发。?
同年10月,中共闽南特委决定组建中共永定县委。特委书记罗明与陈正、曾牧村、卢肇西等分头深入湖雷、金砂、太平等地,与各支部负责人协商县委人选,筹措会议经费、确定会议地点。10月25日,中共永定县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县委委员10人,正式成立了中共永定县委。陈正被选为县委委员,并分工担任“组委”。会议决定,坚决执行“争取群众、武装暴动、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的斗争方针,以溪南为中心,与湖雷、金丰连成一片,迅速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发动武装暴动。会后,陈正等县委委员分头深入各区、乡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党的基础组织和农民协会、农民武装,积极开展反对苛捐杂税和“分粮吃大户”的斗争。这期间,陈正与江桂华一起主持建立了中共金丰区委。同时,他带头把家中积粮?2 000?余斤分给群众,而且还千方百计动员母亲拿出了父亲在外经商捎回家中的几百元钱,解决革命经费的困难。中共永定县委用这些钱设立了地下兵工厂,日夜赶制大刀、梭标、单响枪等武器,准备武装暴动。
同年6月28日,张鼎丞、阮山、卢肇西、陈正等指挥永定各区乡农民举行了震撼八闽的“永定暴动”。农军一度攻入永定县城,打开监狱解救了被捕的党员和革命群众,极大地鼓舞闽西各县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斗志,沉重打击闽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永定暴动后,暴动武装回师金丰。陈正与卢肇西、江桂华等将暴动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永定农民赤卫队,开始在永定各区乡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土地革命。1928年下半年,闽西各县革命武装整编为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实行“闽西总暴动”。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闽西总暴动”很快以失利告终。此后,陈正随五十六团在金丰大山和永(定)、(平)和、(大)埔边界地区坚持斗争。同年12月,中共闽西特委、中共永定县委机关同时被敌破坏。陈正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接任中共永定县委书记。
1925年5月25日,第二次入闽的红四军攻占永定县城,并指导中共永定县委成立了“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张鼎丞任主席。革命委员会组织力量,在红四军的帮助下,在县城、湖雷、金丰等处广泛开展群众工作,消灭反动民团势力。同年7月,陈正参加了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确定的“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使陈正进一步明确了闽西党的路线、方针和任务。此后,以陈正为首的中共永定县委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努力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并广泛、深入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扩大红色武装的斗争。8月,毛泽东来到金丰大山的牛牯牝。陈正、张鼎丞、卢肇西等经常去牛牯牝向毛泽东汇报永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情况,聆听毛泽东的教诲,并经常陪同毛泽东深入乡村访贫问苦,进行社会调查。在陈正和中共永定县委的领导下,金丰地区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从而成为巩固的红色根据地。
为了扑灭革命烈火,国民党军队和反动民团于1929年7月开始了对闽西苏区的“三省会剿”。随即,永定的中川民团、上金丰民团、中金丰民团会同广东国民党军队陈维远部,共同进攻金丰大山红色根据地。陈正闻讯即派人员侦清敌情,并和县委其他领导人星夜赶赴毛泽东的住处,共同研究制定了保卫根据地的作战方案。随后,陈正带领赤卫队和部分地方红军计150余人,埋伏在七口塘的山岭上,这是敌人进入金丰根据地腹地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陈正的指挥下,这一次伏击战共打死打伤敌“先遣队”近400人,俘敌120余人,并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敌人的这次进攻也因“先遣队”被歼而打了“退堂鼓”。此后,陈正与卢肇西等还多次率领永定工农赤卫队配合红四军主力出击,为保卫苏区,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作出了贡献。
在陈正和中共永定县委的领导下,永定苏区在粉碎敌人“三省会剿”的同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巩固。至1930年上半年,永定党组织已有12个区委、111个支部、党员?1 425?人;共青团支部也发展到100多个,有团员300多人;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和12个区苏、113个乡苏;恢复成立了县总工会,并先后成立了店员、缝衣等10个工会组织,建立了县妇女委员会,互济会、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团体。1930年3月,闽西红军第九军成立,永定赤卫队被编为第三团。陈正为永定苏区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0年2月,中共闽西特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陈正被增补为特委执行委员,不久,改为特委常委。在此前后,闽西苏维埃政府筹备处在龙岩成立,陈正被推选为筹备处成员之一。3月18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正式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邓子恢任主任,陈正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同年5月,闽西红军第九军改编为红十二军,军长邓毅刚、政委邓子恢,陈正任政治部主任。6月,红四军第四纵队一部与闽西红二十军第一纵队合编为红二十一军,军长胡少海,政委邓子恢,陈正调任红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7月,陈正不再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执委、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此后,陈正随红二十一军先在闽西苏区东南部的龙岩县万安、白沙、十八乡、漳平县永福等地打击反动民团,巩固苏区边境;接着又开往连城姑田、梅村一带游击,并在姑田帮助建立了上堡、中堡、下堡革命委员会。
1930年8月,由于受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红二十一军在龙岩誓师后,冒险出击东江。由于敌强我弱,红二十一军接连受挫,不得不于9月中旬退回闽西革命根据地。9月下旬,疲惫不堪的红二十一军又被调去进攻上杭,再次受挫。部队因伤亡和开小差大量减员,全军由最初的?3 000?余人减至400余人。陈正眼看革命武装遭受如此损失,痛心疾首,对“左”倾冒险主义十分不满,10月,红二十一军余部与红二十军合编为新红十二军,陈正离开了部队到地方工作。1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第二届第二次委员会议召开,陈正被任命为政府财政部长。
1930年12月,中共闽粤赣边特委成立,党中央派邓发任特委书记。翌年3月,特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形成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主张,并错误地把进行所谓的党内肃反作为闽粤赣边区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4月,陈正由于对“左”倾冒险主义极端不满,被诬为“社会民主党”分子遭到错杀,时年仅26岁。新中国成立后,陈正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家乡古洋村被改名“陈正村”。
参考资料1.
原上海印钞厂副厂长陈正同志逝世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