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里恩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1928年开始从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由此,他获得了第一个最佳导演奖。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获得了第二尊金像。 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导演奖提名,两次获奖,被称为英国电影界的泰斗。
中文名:大卫·格里恩
英文名:David Lean
性别:男
生日:1908年3月25日
逝世:1991年4月16日
出生地:英国
角色:编剧、导演、剪辑师、演员
英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制片人和剪辑师,在BFI于2002年评选的“世界顶级导演”中位列第九位。
少年时代
David Lean出生在伦敦郊区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Lean小的时候学习很糟糕,读和写都有些困难。1922年,14岁的Lean未能通过普通学校的入学考试,只好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一所教会学校。这期间,Lean对自然和摄影的兴趣日渐浓厚。可贵的是,学校允许Lean去电影院看电影,娱乐的自由与严格的家庭管束相比,为Lean带来了绝佳的学习机会。
职业变化
1923年,Lean 的父母离婚了。三年后,Lean离开学校,为了能让母亲安心,他主动学起了会计学。但是Lean的阿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状况:Lean并没有成为会计师的才能,他反而更热衷于电影。虽然在电影行业立足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如果Lean能去亲身体验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阿姨的鼓励下,19岁的David Lean进入了高蒙电影公司,从端茶送水的体力活开始做起。1930和1931年他先后成为Gaumont Sound News和British Movietone News的新闻片剪辑师,同时还尝试着成为一名电影演员。最初,David Lean剪辑了不少低预算的长片,包括Bernard Vorhaus在30年代拍摄的两部电影,之后他开始剪辑高成本的大片:比如Paul Czinner的《As You Like It》和安东尼·阿斯奎斯的《Pygmalion》。40年代初,跨过而立之年的Lean已在电影剪辑上享有了较高的声誉。
导演生涯
1942年,David Lean获得和Noel Coward合作的机会,他们共同执导了战争题材的影片《In which we serve》,电影大获成功,促成了Lean电影生涯中最大卫·里恩
为重要的飞跃——成为一名导演。在Noel Coward的鼓励和帮助下,Lean与制片人Anthony Havelock-Allan,摄影师Ronald Neame共同组建了电影制作公司——Cineguild。公司制作的前三部电影的剧本均是由Noel Coward创作:《天伦之乐》(Happy Breed,1944)、《快乐的精灵》(Blithe Spirit,1945)和《相见恨晚》(1946)。其中,《相见恨晚》获得了第一届戛纳电影节的国际电影大奖。这部电影中,Lean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音乐,采用了能更好地营造气氛的布光方式,不追求浪漫的自我抒发,而是严肃地对待主题,从而形成了Lean独特的电影风格,也为他拍摄史诗片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两部电影《Great Expectations|孤星血泪》(1946) 和《Oliver Twist|雾都孤儿》(1948),均改编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说,Lean也由此开始和英国具有传奇色彩的演员亚历克·吉尼斯长期合作。在努力维持了八年的经营后,Cineguild公司因Lean和Ronald Neame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执而关闭,Lean为公司拍摄了最后两部电影:《热情的朋友》(The Passionate Friends,1948) 和《玛德莱娜》(Madeleine,1950),尽管电影中尝试运用了印象派的手法,但在上映后并未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赞许。《热情的朋友》改编自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的作品,《玛德莱娜》则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一个杀人犯的故事。
David Lean于1952年独立拍摄了在英国大获成功的《一飞冲天》(The Sound Barrier),之后又接连拍摄了改编自剧场喜剧的《霍布森的选择》(Hobson's choice,1954)和与英大卫·里恩
裔美国人Katharine Hepburn合作的《艳阳天》(Summer Madness,1955),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霍布森的选择》更是获得了1954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52年至1956年之间,Lean一直在为亚力山大·柯达拍摄电影,而柯达常对Lean的剧本有种种限制。1956年1月柯达去世后,Lean开始与美国制片人山姆·斯皮格尔讨论和筹备电影《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电影由上了好莱坞黑名单的剧作家米歇尔·威尔森(Michael Wilson)和卡尔·福曼(Carl Foreman)改编自法国小说家皮埃尔·鲍利(Pierre Boulle)的同名小说,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完成。1957年上映后轰动了国际电影界,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七项奥斯卡大奖,也拉开了“里恩式”史诗片的序幕。
此后,Lean与斯皮伯格开始构思一部雄心勃勃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这部电影是Lean与剧作家Robert Bolt、摄影师Freddie Young和作曲家Maurice Jarre的第一次合作,在约旦沙漠、西班牙和摩洛哥三处选景,历时20个月拍摄完成。《阿拉伯的劳伦斯》不仅成为了Lean最杰出的代表作,还开创了史诗片的新风格,紧接《桂河大桥》之后再一次囊括了七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但是Lean和斯皮伯格的合作关系并没有继续下去,他与意大利制片人Carlo Ponti合作了下一部电影《日瓦格医生》(1965),电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里斯·帕斯特纳克(Boris Pasternak)的同名小说,由Robert Bolt完成剧本,票房收入颇丰,并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与前两部的奖项相比少了两项,因为同年的最佳的影片和最佳导演颁给了歌舞片《音乐之声》。Lean与Robert Bolt再次合作,完成了电影《瑞安的女儿》(1970),拍摄在爱尔兰持续了一年。虽然影片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大奖,却在评论界反响平平,甚至连大众也保持沉默。与之前两部既叫好又卖座的作品相比,《瑞安的女儿》并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令Lean很伤心,他整整14年没有再拍过剧情长片,所参与的影视工作也仅是为新西兰电视台制作了一部记录片:《一位新闻主播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Anchor ,1978)。
73岁时,Lean与英国制片人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合作改编了福斯特(E. M. Forster)的小说《印度之行》,这是一部让Lean牵挂了20多年的小说,因此他格外享受这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过程,Lean不仅独自改编了剧本,还亲自担任该片的剪辑师。《印度之行》(1984)一上映就大获成功,成为当年奥斯卡最有力的竞争者,获得了11项提名,并最终夺得两项大奖。Lean将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也花在了剧本的改编和拍摄工作上,这次改编的对象是波兰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冒险小说《Nostromo-A Tale of The Seanboard》,此外,他还参与了里查德·哈里斯版《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拍摄工作。1990年,美国电影学院为垂暮之年的David Lean颁发了终生成就奖。1991年温暖的春天刚降临英国,癌症的长期折磨却令这位老人奄奄一息,就在《Nostromo》开机之前,Lean长辞于世。
情感生活
David Lean有过六次婚姻经历,也与许多女性有过暧昧的关系。每一段感情在最初都是热情而激烈的,但是当Lean准备寻找能激起他热情的新对象时,他就会让她们永远地离开自己的生活。
* Isabel Lean (1930–1936) (David's first cousin) — one son Peter
* Kay Walsh (1940–1949)
* Ann Todd (1949–1957)
* Leila Matkar (1960–1978)
* Sandra Hotz (1981–1984)
* Sandra Cooke (1990–1991)
大卫·里恩有着古典英国绅士的堂堂仪表,那棱角分明、条缕清晰的面容,让人一见而顿生观赏希腊雕塑的巍峨肃穆之感。他生于伦敦南郊克罗伊登一个市民家庭,虽然不是什么书香世家,但他自小受到良好、完整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说是他幼时的最爱,英国、欧洲大陆新旧文学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长,文艺修养的确是渊源流长。狄更斯不仅是里恩早期电影的文学源泉,也对他一生的创作思想产生了影响。在他早期作品里,能看到“批判现实主义”,洞察的冷峻,揶揄的深沉,更多的是对人本身的关怀;与大卫·里恩
狄更斯相似,他很注意观察儿童,并且观察与表现的角度很独特,狄更斯读者在他影片里总能读到似曾相识的儿童“趣味”。
1927年,中学毕业后,里恩踏入位于伦敦的高蒙电影制片厂,以做片场杂工告别了学生时代。他先后做过场记、导演助手、剪辑,曾经读过的大量古典文学只能装在心里,电影技术的一切知识他都是从实践得来。在剪辑台上,里恩找到了用武之地,干得得心应手,才能逐渐为人瞩目。从1931年他第一次操刀《这些迷人的人》到1984年《印度之行》,里恩共执掌剪辑了24部影片,1938年《皮格马里翁》的成功,为他赢得了声誉,当时有“英国第一剪辑师”之称。战争时期,英国电影的主旋律是为国防服务,主导一切的是纪实色彩强烈的纪录性电影,一批青年影人有了冒升的机会。1942年,里恩与诺埃尔·考华德合导了《我们服役的海洋》,用纪实风格为皇家海军大唱赞歌。这头炮虽然不怎么响,却也不怎么坏,里恩严肃、真实的手法受到肯定,导演的位子算是正式坐定,考华德也成为他多年的合作伙伴,长期为他编剧。1945年,第三部作品《快活的幽灵》得到一项奥斯卡奖:最佳特技摄影。这是一出以荒诞形式展现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喜剧,与日后作品的沧桑之感完全不同,却奠定了里恩影片中产阶级情趣的基调。这种情趣在早期的一个巅峰表现就是1946年的《相见恨晚》,以两个中年男女的婚外恋情,带出了英国电影罕有的徘徊于情感与义务之间的缠绵,这回更了不起,竟获得了首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并列),还在2002年英国《帝国》杂志影迷网上投票评选的十大浪漫经典影片中名列第一位,这对于我们印象中古板的英国人来说,实在是大出意外。对里恩而言,好运开始了。
不久,里恩先后把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奥立佛·退斯特》搬上银幕,两部影片的成功,使里恩升入英国电影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国也使狄翁作品以《孤星血泪》、《雾都孤儿》之名为人紧记,原名再无人提起。正当人们期待里恩将狄更斯的小说一一搬上银幕时,他埋头拍了几部反映中产阶级生活的《霍布森的抉择》、《夏日的疯狂》等,其间《突破声音的障碍》礼赞英国军人对职责和科学的献身精神,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以英国军事行动为经拍摄史诗片的意图。
1957年,在斯里兰卡丛林中拍成的《桂河桥》高居当年卖座片首位,是里恩创作的分水岭,首先,在制作方式上,转入了跨国制作大规模历史巨片的模式,此后,里恩的影片均为好莱坞投资,英美影界跨国合作;其次,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向英国殖民历史的反思和东西氛方文化冲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该国历史文化,逸出了中产家庭的小天地,在经历了二战后“日不落帝国”的衰落,置身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和美苏两大新帝国崛起的现实,里恩对历史和政治产生了兴趣,印度、缅甸、阿拉伯、沙皇和列宁、斯大林的俄国,纷纷进入了他的视野。继《桂河桥》之后,《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并称为里恩的史诗三部曲,在商业发行上一个比一个成功,俘虏了“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之外全世界的观众,里恩步入了电影事业的顶峰。《瑞安的女儿》虽然使他一度陷入低潮,声言再也不想拍电影了,积十年之功,改编现代英语经典小说家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最终为他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里恩跨国制作历史巨片的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幕后的制片人萨姆·施皮格尔,他与里恩合作多年,在英国影人与美国大公司哥伦比亚、米高梅等之间牵线搭桥,使里恩的雄伟构想得到雄厚资本的支持,一个个在市场狭小和影业萧疏的英国不可能完成的史诗巨构由此催生。巨片的成功,把里恩推向了世界,为好莱坞商人带来了丰厚利润,也为英国电影开辟了广大的市场。至今普通观众日常称道的,都是里恩后期用美国资本拍摄的几部巨片,置之同时的英美影片中,则英国影片无此宏伟的结构形式,美国影片无此深厚的文化内涵,用美国资金技术之长,挥扬英国人文底蕴和人才优势,只有一个美英文化交界的大卫·里恩,得天独厚,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文化上共襄盛事的巨匠使命。
1984年,《印度之行》公映并广获好评之后,大卫·里恩又投入到另一部史诗片《诺斯特罗莫》的筹备中。这是20世纪有影响的捷克籍英国作家、《现代启示录》原作者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代表作,“没有拍出来的片子总是最好的”,此片如果拍成,很可能在《印度之行》深刻的殖民文化反思基础上更进一步。可惜就像黑泽明生前念念不忘《三藏法师》、《大海的见证》、《雨过风云》却赍志以殁一样,里恩纵然老骥伏枥,这时的天下却已是斯皮尔伯格他们的了,大师们晚年所遇到的市场危机、投资障碍,都要比壮年时也是电影黄金时代的外景地上的拍摄困难难解决得多。《诺斯特罗莫》正在初步摄制中,1991年4月16日,大卫·里恩病逝,最后一部巨作终于未竟全功。
总起来看大卫·里恩一生的电影创作,前期和后期,固然可分为家庭生活片、文学改编片和史诗片不同阶段,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迥然大异,但细一品味,不分前期后期在精神内涵上又是一脉相承的。里恩还是那个里恩,是人文心怀的、绅士派头的、英国古典文学和好莱坞戏剧传统的卫道者和弘扬者。在里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终贯彻着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一个人是否完整、健全、自由、幸福,是否真正实现了自我:小奥立佛第一位的追求是免于饥寒,之后是摆脱人格的屈辱和获得慈爱的对待;匹普在追求做个上等人开始嫌贫爱富时,自身的一部分就已发生扭曲而不健全了;一对中年男女倾心相爱又要遵众清教徒的道德律,在身内和身外之间不断挣扎和摇摆,这是早期个人的也非常古典的人文精神表现形式。尼柯尔森、劳伦斯不只在自己的个性和修养中,而且要在敌我之间、异质的种族和文化之间,做出是非判断和行止选择;日瓦戈不仅有家庭和婚外恋之间的羁绊,还有文学寄托与从命生活之间的抉择,在沙皇专制暴行和假借革命名义暴行之间的矛盾;到了印度殖民者和当地人之间,在人性的差异之外,还有文化的、政治的冲突,将人文精神和人道关怀表现得更复杂。
当人们在喧嚣的城市里找不到方向时,看看大卫的片子也许能减轻你的迷茫。当人们在情感低落时,看看大卫的片子也许能增强你的信心。尽管大卫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影片的精神始终会在城市的某个上空飘荡。现今在如此快节奏忙乱的生活中我们拥有太多的迷惑和混乱?精神的绝大压力早已占据了人们的神经。于是大卫·里恩所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升华,是肉体上的愉悦。有的时候或许会把我们从失败中拯救出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大卫·里恩的片子总是能从某个方面触动人们的心灵。也许因为他所关怀的往往并不是一个故事、一种结论,而只是一种感觉———诗的感觉。大卫·里恩是英国电影导演。大卫像每个伟大人物一样,出生在平凡而又落后的环境里,1908年在伦敦南郊的克罗伊登,大卫·里恩诞生了。大卫不像其他电影大师一样从小就有着不平凡的生活,以至于使得他们的影片总是带有童年的回忆。大卫只是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构成了他严谨的态度,所以他1927年进入电影厂,在担任场记、助理导演和剪辑师的过程中,得到了“英国第一剪辑师”的美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编制着幻想,但大卫直到1942年才正式与他人合作导演了战时纪录性故事片《我们服务的海洋》。这也为以后大卫偏向史诗性纪录片创作埋下伏笔。那一年他34岁,这是一个人生的高潮点也是一个衰落点,很多的天才在这个时候陨落。由于大卫的严谨,他仍然踏踏实实的走着。
第二年他开始独立执导影片,摄制了反映中产阶级生活的影片———《天伦之乐》(1943年)。这样大卫·里恩进入了早期创作阶段,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尤其以改编文学名著见长,其中1945年他导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之作《相见恨晚》(1945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1946~1948年间,他又将狄更斯的《孤星血泪》(1946年)和《雾都孤儿》(1947年)搬上银幕,把英国民族特色发挥到极致。有人戏称他为电影史上的民族英雄。然而从50年代中期开始,大卫·里恩的风格为之一变,他走上拍摄国际型巨片的道路,专拍“跨洋电影”(即兼顾大西洋两岸英美观众双方口味的电影),这是大卫·里恩功成名就的转折点,最终也使他成为好莱坞发展史诗巨片的功臣良将之一。在电影史上占了绝对重要的地位。《桂河大桥》(1957年)即是50年代英国最著名的“跨洋电影”。大卫·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成为最成功的战争史诗巨片。影片令人痛苦,然而,雄辩地阐释了战争的荒谬性和破坏力,大卫加入自己对战争的认识,他认为战争不仅使生灵涂炭,而且还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禀性的异化。该片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7项奥斯卡金像奖。这次成功确立了大卫·里恩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和他影片的风格———偏于场面宏大带有纪实性质的历史片。悲剧性的主题,甚至用长镜头阐释,从而秉承和发展了长镜头美学,而且巧妙地运用于商业片中。他追求复写现实?在电影技术上推崇大全景、长镜头和深焦距?将现实的连续统一搬上银幕。此后,大卫·里恩几乎每五年才推出一部电影,选材和构思极为慎重,每部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上乘佳作。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传奇史诗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而且又一次囊括了7项奥斯卡金像奖。大卫的风头是日渐趋上。其后1965年的《日瓦戈医生》,打破所有票房纪录且赢得五座奥斯卡金像奖。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卫在拍完《瑞安的女儿》(1970年)后突然息影,有人说他和女演员跑了,有人认为他已经江郎才尽,众说纷纷。直到1984年,沉默了14年之后的他才又编导和剪辑了根据爱德华·福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印度之行》。这次他以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将历史与诗交融,通过殖民地特有的人物同现实关系的铺展和推行,着力揭示出比史实更富于哲学意味的人生意识和执著的造型意识。1990年在拍摄《诺斯特罗莫》时,大卫·里恩突然驾鹤西去留下未完成的作品成为一大憾事。从此电影界又少了一位巨匠。西方的一些影评家把西方电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三四十年代是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是白银年代七八十年代是青铜时代,90年代及以后是黑铁时代。大卫·里恩便是白银年代中公认的代表人物。也是电影史上受影评家和电影同行尊敬的电影大师。库布里克、马丁斯科西斯、斯皮尔伯格无不视他为启蒙者和前辈。有人把大卫·里恩最著名的三部片子各做了这样一句话的概括:一乌托邦之梦———《桂河大桥》、?二?他比烟花更寂寞———自由与孤独的灵魂《阿拉伯的劳伦斯》、三飘荡在西伯利亚草原上的古琴声———《日瓦戈医生》。这也许是戏语,但何尝不是他的精髓呢?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
瑞安的女儿Ryan's Daughter (1970)
万世流芳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艳阳天/夏日时光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飞冲天Sound Barrier,The (1952)
梅特林Madeleine (1950)
欢乐的精灵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This Happy Breed (1944)
与祖国同在In Which We Serve (1942)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欢乐的精灵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 This Happy Breed (1944)
Lean的史诗片引起了许多争论。一些评论家(比如保琳·凯尔和安德鲁·萨瑞斯)认为Lean的史诗片总体上对于历史的描述太过简单、不够深入,这种观点一直被严厉的评论家坚持到现在。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就曾在对电影《齐瓦格医生》的评论中,轻蔑地指出Lean的史诗片是“奥斯卡专业户”。持相反意见的电影工作者(比如Carl Foreman、Michael Wilson和Robert Bolt)坚持认为Lean的史诗片是值得称道的,认为他的史诗片比银幕上大多数史诗片显得更富智慧、更有文化、更加可信。正如Lean自己指出(参见Kevin Brownlow: David Lean,p. 483),尽管引起了许多争论,但他的电影被许多年轻导演当作了电影制作艺术的陈列柜。事实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马丁·斯科西斯就是Lean史诗片的超级粉丝,两人在1989年翻拍版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发行后,为Lean的声誉再次为大众所牢记而做出了贡献。从近年来的优秀电影如《英国病人》和《泰坦尼克号》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里恩式史诗片的巨大影响。
大卫·里恩(DavidLean)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不过只拍了16部故事长片,我们经常会问,在他的年表中大段大段的空白时间,到底在干什么?除了潜心准备影片耗时太长,他也曾涉足电影剧照
其它许多影片的筹备,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的作品年表本可以更长一点的。里恩的未竟之作包括改编OutofAfrica和EmpireoftheSun,这都转手给了别人,还包括同ArthurC.Clarke及DennisPotter合作的有关外太空开拓的科幻电影,这类题材他从未染指过,但全部没能实现。下面的三部则离成功更近一些。
《TheWindCannotRead》
1955年,大卫·里恩刚在意大利拍完KatharineHepburn主演的那部Summertime,就看上了RichardMason的小说TheWindCannotRead,关于二战期间一个英国军官与日本女孩在印度的浪漫爱情故事。里恩写完了剧本,打算找日本女演员岸惠子担纲。23岁的岸惠子两年前因出演大庭秀雄的《君名难忘》,在日本一炮而红。1955年又主演了野村芳太郎的《亡命记》,此片讲述一个与中国学生结婚的日本妇女如何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又令她获得国际性声誉,大概里恩就是看到这部电影后,才觉得她十分适合TheWindCannotRead中的角色。
然而AlexanderKorda不同意。AlexanderKorda是什么人物?他是整个英国电影业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间的幕后推手,其本人是匈牙利流亡者,逃到英国后成为第一流的制片人,也是第一个接受骑士头衔的英国电影人。可以说MichaelPowell、EmericPressburger组合,以及LaurenceOlivier、CarolReed乃至大卫·里恩这一票英国电影史上的巨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当时作为里恩的制片人,他不同意,那就是一言九鼎,里恩也没办法,这个项目只有暂时搁置,里恩转而去和SamSpiegel讨论改编PierreBoule的小说TheBridgeontheRiverKwai的事宜。
第二年AlexanderKorda就死了,小说版权被卖给RankFilmProduction,他们1958年将片子拍了出来,选了一个欧洲背景的日籍女演员,仍旧采用里恩和Mason当初写的剧本,导演找的是RalphThomas,电影后来并不算成功。
《TheBounty》
1977年到1980年间,里恩与老搭档RobertBolt开始合作著名的“恩惠号叛变事件”(mutinyonHMSBounty),虽然这个故事前人已经拍了好多遍,但里恩仍有自己的打算。他起初设计是共拍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叫Lawbreakers,主要是叛变的具体过程,而第二部分TheLongArm则讲述叛变发生后的一些事情。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和意大利最著名的制片人DinodeLaurentiis的公司本来都有意参与,但华纳当时因电影Superman超支严重,感到有心无力,旋即退出。里恩又找不到别的人来出钱支持这两部需要巨额投资的影片。他就干脆合二为一,把两个剧本并成一个,改名为Pand大卫·里恩
ora'sBox。结果又正好赶上RobertBolt心脏开刀,出院后再度严重中风,里恩只好找MelvynBragg来一起完成新剧本。他修改了剧本,缩减了预算,该做的都做好了,但仍没有人愿意出资,拍摄这部电影的计划只好流产。根据保存下来的文件记录,里恩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充分细致,重建恩惠号的图纸画得详尽准确,甚至在新西兰已经把需要的军舰造好一部分了。
过了好几年,DinodeLaurentiis想想觉得可惜,还是想办法把片子拍了出来,剧本大部分是原来的,里恩造的船也用上了,男主角仍是里恩本来选定的AnthonyHopkins,还有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MelGibson,至于导演,本想找当时好久没有工作的MichaelCimino,但Cimino没有答应,只好请了RogerDonaldson,这个人我们也并不陌生。
这一版的《叛舰喋血记》只能说马马虎虎,但一切都跟大卫·里恩没有关系了。
《Nostromo》
大卫·里恩去世于1991年,当时他患癌症身体境况不佳,不过仍在准备改编著名作家JosephConrad的小说Nostromo。里恩异常着迷于小说中那个有缺陷的英雄:Nostromo是个意大利海员,以诚实正直而著称,但当他和他的船只在离开南非港口时,卷入走私白银的丑闻,那时南非叛军刚夺取政权,形势混乱。白银最终腐蚀了所有的人,包括正直的Nostromo。
这部电影本来是华纳想给Spielberg去拍的,但后来落入制片人SergeSilberman手中,他给了里恩。里恩开始与编剧ChristopherHampton合写剧本,接下来RobertBolt替代了Hampton,再到后来里恩决定亲自来写,他找来另一个老搭档MaggieUnsworth帮助。虽然在前期筹备过程中里恩一直倍受疾病折磨,但总归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拍摄日程已确定,但终于没能等到开机就撒手人寰。
数年后,BBC会同美、德、意、西诸国机构合拍了一套根据此书改编的电视剧集。
《快活的幽灵》
出品:英国双城-西尼古尔德制片厂1945年彩色97分
主演:RexHarrison、ConstanceCummings 获奖:1946年第19届奥斯卡最佳特技摄影
里恩第一部受到观众欢迎的荒诞喜剧,也是第一部彩色片。日后里恩的老搭档诺埃尔·考华德将自己的滑稽舞台剧改编成了电影剧本,讲述一个畅销书作家家里闹鬼的故事。家境优裕的小说家显然属于自食其力的中产阶级,妻子过世后,娶了另一位贤惠貌美的娇妻,他们相识的一位性情古怪的夫人,会招魂术,总是像《蝴蝶梦》里的女管家一样插在他们中间,用冷冷的眼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夫妻俩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怪事,麻烦不断,他们发现前任夫人的幽灵回来了,欲与新夫人一争上下,尽情发挥着女主人的权利,她倒是很快活,这个家尘世上的男女主人却被捉弄得哭笑不得。
从故事来看,此片与90年代日本拍的《酒馆幽灵》系列异曲同工,而情调却迥异,习惯坐在戏院里的欧美观众,对这种源于舞台剧的夸张喜剧情调和老派的英国味是耳熟能详的。里恩用他特有的娴熟手法,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描绘了一群富有生气的绅士淑女,同时寄寓狄更斯、萧伯纳这些人的传统,对有钱有闲人的窘态略事微讽,让人看得十分开心。从这部影片开始,里恩受到好莱坞的瞩目,文化上的同源使他的电影很容易被美国观众理解和接受,以此打开美国市场,其后的影片基本在英美同步上映。
《相见恨晚》
出品:英国考华德影片公司1946年黑白86分
主演:西莉亚·约翰逊(CeliaJohnson)、特雷沃·霍华德(TrevorHoward)
获奖:1946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影片奖,多片并列)
里恩与诺埃尔·考华德合作的一部经典名作,考华德不仅编剧,还是制片人电影剧照
。
在伦敦郊区的城镇,中等人家的主妇劳拉经常要坐火车往返于市镇之间。一个冬天的傍晚,在密福尔站等车时,一粒沙子进了劳拉的眼睛,同在站台小吃店等车的男子亚历克是一个医生,主动帮她清出了眼中的沙子。两人由此相识。第二个星期四,两人在密福尔大街上不期而遇,含笑打个招呼,巧的是中午又在同一家餐馆吃饭,不禁攀谈起来。他们都正当盛年,男的英俊,女的优美,虽然各有家庭,却不自禁地为对方吸引。亚历克邀劳拉去看了一场电影:《迷雾中的爱情》。临别时相约再会,第三次相会时两人便痛快的玩了一天。劳拉感到从未有过的欢愉、畅快,可是回到家后对丈夫和孩子又有一种负罪感。经过一阵思想上的波澜,劳拉向亚历克坦白:他们俩情深意笃,可是面对各自的家庭已经没有相爱的自由了。亚历克只能感慨相见恨晚,决意远走非洲,了断此情。
影片由被认为最不浪漫的英国人拍摄,在最浪漫的法国被评为年度最佳影片,又在新世纪被爱浪漫的英国人评为有史以来最浪漫电影之首,请看:巧遇、吃饭、看电影、约会、逛街发展到婚外恋,现代城市人能想到的浪漫套路片子里都全了,在二战刚结束的西方可谓开风气之先。从女主人公迷醉激情、回归道德的过程,本片与《廊桥遗梦》昭示了西方女性婚外情的同一模式,而男女主角始终相守以礼,男主人公更为心上人忍痛牺牲,表现出英国人不同于美国人的道德取舍。
虽然这是一个惆怅的不可能圆满的爱情故事,但它仍以西方的真情和理性留下了一串朦胧星辰的光亮,绝无中国杀夫或日本殉情的东方式暗淡。
里恩在本片中卓越的导演技巧,证明他不仅讲故事是高手,把握男女感情也是极其微妙的,女主人公与闯入生活的男子三次相遇,情感逐渐发生变化,从无意识到有所察觉,既躁动莫名又自我宽慰,终至一发不可收拾,构成了跌宕多姿、张弛有度的心理节奏;此后道德与感情的冲突,又加深了这种心理节奏变化的意义,并造成戏剧性的紧张。整洁的画面与优雅的音乐相伴,车站先后六次出现在男女主人公六次相遇的背景上,火车的奔驰声与震耳的钟声,象征着无时不在的社会约束和道德力量,将男女主人公从个人情感的浪漫世界拉回到现实之中。
《孤星血泪》GreatExpectations
出品:英国西尼古尔德、兰克公司1946年118分
主演:约翰·米勒斯(JohnMills)、瓦雷里·霍布森(ValerieHobson)、阿历克·金尼斯(AlecGuinness)
获奖:1947年第20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美工
里恩拍摄的两部狄更斯作品,在他可能是牛刀小试,未尽全力,在电影史上却是改编文学名著的珍品。在拍了现代中产阶级优雅怡人的生活场景之后,两位孤儿的影片一开始就把人拉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下层社会的严峻险恶中去。
《孤星血泪》开场是在墓地,背景是远离首都的偏僻海边的渔村,少年匹普在寒风瑟瑟正自提心吊胆中,碰上了瘟神一般的逃犯。这场戏,里恩用了十分到位的调度、异常洗炼的画面语大卫·里恩
言,准确表现出专制恐怖吞噬人心的时代氛围和穷困衰敝的乡村景象。对童年匹普心理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原著里的揭示,虽然经过简化了。
直到逃犯被重新抓上船,这一段是全片最有趣的,写匹普儿童的自私和怯懦心理,铁匠的老实和畏妻如虎,姐姐的泼辣能干和管手管脚,逃犯的狡猾和善良,都到了维妙维肖的地步。来到那个老小姐家里,匹普开始因少女的明艳照人而自惭形秽,珍·茜蒙丝的少女伊丝黛拉令人眼前一亮,很有些初出茅庐的费雯丽的气质。到匹普长大成人,开始接受感恩者的资助过上等人生活时,孩子的光芒就消失了,之后的事相当紧凑,几乎像惊险片一样富于悬念,但进行得仓促了一些,结束在伊丝黛拉未结成婚而径自与匹普携手,对原著改动较大,适应于观众的口味。
通篇在古典文学的庄严气氛中随处充满洞明世故的幽默感,在揭示世态炎凉和名著电影化方面都达到了很高造诣,多个主要人物都是呼之欲出,少年人物要比成年人可爱,阿历克·金尼斯饰演的匹普的伙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金发小伙子,与他后来千面人的形象相去很远;那位律师委托人极胖、两鬓金毛极重,造型活脱就是《王牌贱谍》里的死胖子,但他实际上冷口冷面,洞察极明、内心极正,是本片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
此片与杰克·卡迪夫掌镜的《黑水仙》分获奥斯卡最佳黑白和彩色片摄影、美工,首次代表英国片包揽了奥斯卡这四项主要技术奖,标志着英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得到美国影界的承认。
《雾都孤儿》OliverTwist
出品:英国1948年黑白116分
主演:约翰·霍华德·戴维斯(JohnHowardDavies)、阿历克·金尼斯《雾都孤儿》电影剧照
(AlecGuinness)
《雾都孤儿》是另一部写尽英国下层众生百相的影片,深厚的人情味、温和的讽刺与小丑的滑稽,形成庄谐并济的效果。与《孤星血泪》因道德主题严正性造成的肃穆感相比,本片小偷窝和盗窃术的大展示是要更俚俗一点。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阿历克·金尼斯“丑扮”小偷教父法琴,大鹰钩鼻、络腮胡,与《孤星血泪》的金发小伙都不能用判若两人来形容,老奸巨猾的嘴脸入木三分。从趣味性来说,本片比《孤星血泪》更成功。
10获奖记录
奥斯卡奖
1985提名最佳导演PassagetoIndia,A(1984)印度之行
1966提名最佳导演DoctorZhivago(1965)日瓦戈医生
1963获奖最佳导演LawrenceofArabia(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
1958获奖最佳导演BridgeontheRiverKwai,The(1957)桂河大桥
1956提名最佳导演Summertime(1955)艳阳天
1948提名最佳导演GreatExpectations(1946)孤星血泪
1947提名最佳导演BriefEncounter(1945)相见恨晚
金球奖
1985提名最佳导演PassagetoIndia,A(1984)印度之行
1966获奖最佳导演DoctorZhivago(1965)日瓦戈医生
1963获奖最佳导演LawrenceofArabia(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
1958获奖最佳导演BridgeontheRiverKwai,The(1957)桂河大桥
英国学院奖
1986提名最佳电影PassagetoIndia,A(1984)印度之行
1971提名最佳导演Ryan'sDaughter(1970)雷恩的女儿
1967提名最佳电影DoctorZhivago(1965)日瓦戈医生
1955提名最佳英国编剧Hobson'sChoice(1954)女大不中留
戛纳电影节
1966提名最佳英国编剧DoctorZhivago(1965)日瓦戈医生
1946获奖最佳英国编剧BriefEncounter(1945)相见恨晚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4获奖最佳英国编剧Hobson'sChoice(1954)女大不中留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1984获奖最佳导演PassagetoIndia,A(1984)印度之行
1957获奖最佳导演BridgeontheRiverKwai,The(1957)桂河大桥
1955获奖最佳导演Summertime(1955)艳阳天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1984获奖最佳导演PassagetoIndia,A(1984)印度之行
1962获奖最佳导演LawrenceofArabia(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
1957获奖最佳导演BridgeontheRiverKwai,The(1957)桂河大桥
1952获奖最佳导演SoundBarrier,The(1952)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