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专注于互联网、无线和新媒体领域的创业投资。他目前担任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加盟金沙江以前,丁健创办了亚信科技(NASDAQ:ASIA)。在担任CEO期间,他领导亚信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丁健目前仍担任亚信的董事,并且担任百度(NASDAQ:BIDU)的独立董事。丁健拥有北京大学的化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信息科学硕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的EMBA。丁健是“数字中国”联合会(e-ChinaAlliance)的发起者之一。
未来论坛创始理事第一任主席。 [1] 

人物关系
有错误1035551已反馈
纠错
关闭纠错

丁健人物资料


毕业院校:1986年毕业于化学系;1990年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加利福尼亚Hass商学院EMBA。
职业:1994年参与创立亚信股份公司;与田溯宁在美国德州共同创建美国亚信公司。 1995年初,成立亚信科技(中国 )公司,现任亚信科技董事长。
言论:对我个人来讲,最起码我不做CEO要比我做CEO睡得踏实。
未来论坛创始理事第一任主席、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表示,未来论坛可以理解成为一个平台,一个跨界组织,去连接境内境外、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以科技为入口广泛讨论各类话题。 [1] 

丁健个人简历


丁健从1999年5月就任该职位以来,他领导公司在中国国内的业绩迅速发展成长,到2000年第二季度,公司净收益比1998年同期增长52%;同年3月1日,领导亚信公司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每股涨幅达314%,成为NASDAQ当天最成功新股,并创Nasdaq亚洲股票单日最高涨幅。
丁健于1993年与其他几位留学生共同创办亚信公司。他们深信互联网技术将成为改变人类经济生活规则不可逆转的技术潮流,同时他们看到了中国国内巨大的互联网市场空白。自1995年开始,他们领导亚信在国内开展业务,先后设计并承建了100多个计算机网络工程,这其中包括中国电信ChinaNET、中国联通UniNET、中国网通CNCNET以及中国移动IP骨干网CMNET等中国Internet四大全国骨干网工程。同时,他们在互联网必然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信念指引下,开始为中国INTERNET用户开发软件,使亚信成为国内电信级综合业务管理软件(AIOBS)、融合计费管理软件(AICBS)、分布式大容量电子邮件软件(AIMC)等产品的领先开发商和供应商。
作为亚信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丁健在公司曾先后担任过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业务发展副总裁等职,并自1995年来,一直担任公司董事。

丁健互联十年


虽然中国的一些实验室里有Internet的试验,但丁健无疑可以算是除了极少数大学教授之外中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士之一。1993年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商业化运行,丁健无疑是推动者之一;1993年,在捷克举行的“国际Internet第二届年会”上,丁健就与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联合发表名为《中国Internet学术网络研究》的专题论文。1994年,丁健又多次回国,向国内介绍Internet。
1998年11月5日,当记者见到这位外表看起来就极像技术专家的亚信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丁健时,他感叹互联网巨变,他说,“刚看到互联网的时候,我与许多人的看法不一样,比如田溯宁觉得,这东西很好,有很多社会效益;而我是做技术的,觉得这东西真简单,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大,我却不是很敏感。我的变化是从一开始时低估它,到慢慢地觉得它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2] 
互联网最初是什么样子?丁健的说法是,1994年的时候,中国懂互联网的人几乎没有,只有搞学术的人才有关于互联网的一点点认识。而1994年,中科院网络中心居然也邀请丁健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回国指导中科院网络中心的建设。与互联网有关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尚且不过如此,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
更让人们觉得好笑的是,亚信刚成立时,想通过互联网与美方相互提供各自的经济信息,但当时美国对中国开通互联网络存在着担心,中国官员也特别担心安全问题。
丁健说,没有想到中国对互联网的开放速度后来那么快,比平面媒体的发展快得多。他认为,中国互联网这10年经历了四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标志性的,即中国电信建设骨干网,这样,网站们才有了运营的物质条件;第二阶段为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站的诞生;第三阶段为泡沫阶段,互联网企业开始反思和挣扎;第四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互联网企业重新崛起,不再是异想天开和造概念,而是按照市场的需要来运作。
按照丁健的看法,中国互联网即便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其实也就相当于拳击比赛的第一个回合;第二个回合才刚开始,互联网企业从第一个回合热热闹闹、沸腾的状态开始淡下去,接下还有至少七八个回合。他说,“互联网泡沫时,大家的反应是沸腾,各种评述都不客观。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与其说互联网企业们在反思,不如说他们在挣扎,他们存在着生存上的压力。他们终于想透了一件事,即怎么能赚到钱就是好的,而且挣钱手段当时是有些饥不择食,不再制造概念了。亚信幸好走了别的路,虽然难走,但还是通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我们只是在考虑如何节约成本,不像别的企业是路无法走了。亚信在这10年中是幸运的,痛苦的经历是不多的。
“中国有很多企业,对技术过于在意,而没有在意技术的融合”,丁健如此说,他认为亚信之所以没有遭受互联网泡沫之苦主要在于技术融合意识,“1994年,我与世界上第一个建互联网的学者见了一次面,这个人指出,未来的互联网从内容到结构就是另外一个电信网,所以,这个人给我们的影响是,我们认为,建完互联网后不就是再建电信网吗?我们就是这样融合:将互联网与电信融合在一起”。
丁健认为,互联网其实是三种行业的融合:电信、计算机、媒体,中国的这种融合才刚开始,未来会发生一些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门户网站,已经融合得不错,门户网站们的新闻内容做得很好,但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还不够,像宽带都没发展起来。“互联网的未来10年将会集中在无线和宽带方面,非常有潜力。宽带的应用将给互联网带来新的爆发,对电视等媒体又将发起一轮冲击”。
“我们是属于很有理想的一类,并不是赚点钱就完了。10年前我特别爱讲互联网技术,讲得很高兴,我现在就不爱讲了,更关心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了。”丁健如此说。看样子,互联网未来如何发展还要看互联网技术与市场的实际结合以及互联网与电信的融合。

丁健亚信董事


作为亚信的创始人,在执掌亚信四年之后,2003年丁健把权杖交给了张醒生。丁健说:“对我个人来讲,最起码我不做CEO至少要比我做CEO睡得踏实”。
丁健不是那种激情四射的老总,而他的平实以及对管理层面的逻辑把握为亚信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1999年,亚信科技进入了丁健时代,一开始丁健怀疑自己的能力,他知道自己擅长的是战略方向、技术等方面,但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缺点。亚信人说丁健的做事风格对内而言是“固执”,对外而言是“执著”。凭借着“执着”,丁健在自我改造中完成了对CEO职务的重新诠释,同时也收获了喜悦。2000年3月3日,丁健成功领导亚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的新股,并连续保持上市七个季度的业绩增长。此后,并购邦讯、提出全电信计划,丁健时代的亚信在业界引起了一系列震动。
丁健坦言:“我一开始就清楚自己不是个职业化的CEO”,幸好丁健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对新知的求索欲极强。不过他认为:“让一个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完全依靠学习来带领公司成长风险很大,作为一个投资人,作为一个股东,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公司被这样一个CEO继续带下去。”于是2003年4月1日,原任爱立信执行副总裁的张醒生,接替丁健出任亚信科技CEO,而丁健则成为亚信的董事长。作为亚信创业元老的丁健就此“引退”。从头雁的位置转到了队尾,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是不是累了的丁健,希望自己一直能保持冷静而旁观的态度。

丁健扎实丁健


“扎扎实实”,这是亚信CEO张醒生对董事长丁健的评价。而自称不做CEO比做CEO睡得更踏实的丁健在亚信成立十年之际选了张醒生这样一位职业经理人做亚信的CEO。此时,距离他从田溯宁手中接过亚信帅印过去了4年。4年时间,对于那些跨国百年老店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亚信这家立志要做中国的世界级科技企业的公司来说,不仅完成了从创业者公司到经理人公司的升华,更是扎扎实实做出了一份让太平洋两岸都侧目的业绩。凑巧的是,在亚信十年之际,它收购了太平洋软件的部分业务,而丁健和亚信人十年不灭的创新激情堪比太平洋的波涛汹涌。
十年不灭创新激情
国庆前夕,亚信创始人田溯宁和丁健双双荣获了“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这个由国家相关部委颁发的中国留学归国人员最高荣誉。“亚信的成功,是留学生归国创业的一种骄傲。”丁健希望告诉所有的海外留学生,希望告诉所有关心亚信的人,“假如创业者把祖国仅仅当成一个空前巨大的市场,仅仅抱以投机盈利的心态,而没有一颗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这样的创业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田溯宁和丁健,这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创业伙伴,这是一双激情四射的血性兄弟。对比田溯宁那种被张醒生形容为“站在北京可以看见喜马拉雅”的高瞻远瞩和创业激情,丁健的激情则融入更多理性。
在激情与理性的对撞下,丁健可以在1997年就引入韩颖这位被评为亚洲最佳CFO的优秀经理人,可以让亚信成为纳斯达克追捧的中国概念股,可以应时在2001年提出“全电信战略”,可以使出一个又一个震动业界的并购法宝,可以适时提出向通用软件进军。丁健交给张醒生的,早已不是当初亚信创业时候的互联网公司,也不是一家集成公司,甚至也不是完全的软件公司,只能说是一家专业化的科技公司。
由于激情,丁健任亚信CEO期间主导的纳斯达克上市为无数国内民营科技公司树立了海外上市的榜样;由于理性,丁健可以坦承十年创业的失误,例如在引入韩颖后进一步空降经理人的失败。
“唯一的遗憾是步子还不够快,没有料到来自集成的收入会下降得如此之快。”虽然丁健认为自己任CEO期间的最大遗憾就在此,但他奠定的全电信战略却打下了亚信腾飞的基础。
田溯宁和丁健创立的亚信虽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国,但亚信的三代领导始终认为亚信是一家中国公司。丁健在亚信成立十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再次强调了当初创业时候的“为中国做事”这一原则,这与其他跨国公司的“在中国做事”是有着本质不同的,虽然只有“为中国”和“在中国”的差异。“如果说人们在亚信身上总能看到一种燃烧的激情、远大的理想和独特的灵魂的话,那么,这个理想和灵魂就是亚信创办者在亚信身上深深植下的报国基因,就是那种既朴素、强烈又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亚信CEO张醒生用“基因”来高度评价丁健和田溯宁为国创业的激情,同时这也是他接受丁健的邀请而加盟亚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人得用粘合剂
“亚信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成功。”丁健始终认为亚信十年的重要经验是始终保持了一支业界的梦幻团队,虽然包括他和田溯宁在内的创始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个团队始终不渝的创新精神是亚信十年成功的支撑点之一。田溯宁用人的粘合剂理论不仅在丁健身上得以延续,而且得到不断发展。
亚信公司本身是国际资本和中国人才的融合,就是创业者激情与规范化管理的融合,更是高度专业化和深度本土化的结合。请来张醒生,退居幕后当董事长,1998年丁健在各种荣誉面前也曾经面对业内和投资者的质疑,“从理论上讲,职业化管理是科技公司的必然趋势;从经验上讲,要看职业经理人是否适合亚信,是否适合中国。”丁健既有深厚技术背景,又是美国加州Hass商学院的EMBA,所以丁健对于科技企业选拔职业经理人的认识有些与众不同,“企业的业绩往往不单单由职业经理人决定。”丁健用亚信的转型来说明问题,“亚信转型完成后,这个市场仍然不是爆发性的市场,但具有长期的潜力,而且更加适合中国市场。”丁健不仅找到了张醒生这位具有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又熟悉本土市场的经理人,而且聘请了UT斯达康创始人、CEO吴鹰加盟董事会,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也受邀担任亚信的独立董事。丁健认为张维迎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理解,以及在中国企业管理、战略规划方面丰富的经验,将为亚信的董事会创造价值,“特别是在为亚信寻找、制定适应未来的长远发展战略上。”在丁健手上,亚信的确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实现专业化管理的中国高科技企业。
专业化根植本土化
丁健用“一个成熟的年轻人”来评价十年的亚信。亚信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的企业之一,也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优小企业之一。不过在丁健眼中,亚信十年,不仅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创业激情应该再度迸发的时刻。
丁健所说的成熟,指亚信已经从中国互联网的建筑师而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软件与服务企业,而年轻人,指今天的亚信距离世界级的科技企业还很远。所以丁健不仅请来了张醒生,而且携电信成功之威,毅然进入通用管理软件领域,并且契机就选择在了亚信成立十年之际。
1998年10月,亚信宣布以645万美元的现金方式和价值255万美元的股票,收购太平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的核心HR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BI(商务智能)业务资产。凭借此次收购,亚信一举进入了快速增长的HRM和BI领域,由此从电信软件提供商,成为一个跨行业软件提供商,实现了从全电信到全方案的战略转移。丁健希望这次亚信的全方案转型比第一次转型电信时候的稳步再急切一些,再有激情一些。

丁健许戈辉的他


每个人的婚姻都值得祝福。许戈辉。不过,走入婚姻殿堂,许戈辉没有举行盛大婚礼,表现得相当低调,只是春节期间,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远赴南非,以旅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尽管蜜月归来,许戈辉不愿多谈夫君的背景,但人们还是可以轻易地查到这位IT界的知名人士:亚信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40岁的丁健。
2005年的开局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满堂彩:个人娶得美人归,公司出现利好消息。亚信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2004年度总收入为10670万美元,净收入6810万美元,相比2003年度净收入5750万美元增长了18%。财报还显示,联想亚信第四季度为亚信公司全年净收入贡献11%,预计未来一年,联想亚信还将为亚信贡献40%以上的净收入。这是一组有些出人意料的数据。因为在7个月前的2004年7月28日下午,联想集团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在问及新成立的联想亚信什么时候能够盈利时,丁健的回答是:“我们希望12个月。”当时,亚信公司与联想的IT服务盈利状况基本为负数。比预计时间整整提前8个月盈利,丁健可能也没有想到。
亚信十年
令丁健同样没有想到的是,1995年初成立的亚信科技(中国)公司,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NASDAQ交易代码:ASIA),而且还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软件企业,并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企业之一,还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优300小企业”。他本人还被公认为“新一代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典范。
丁健用一个成熟的年轻人来评价十年亚信。“亚信有一个很职业的董事会,包括吴鹰、田溯宁、张维迎、孙强、龙涛、陆运刚等,有熟悉企业运作的,有经济学家,有创业者,有投资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我和田溯宁的相识,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提起亚信的诞生,丁健每次都显得激动与兴奋。“田溯宁有思想,是领路者,而我那时还是一个技术人员。我们两个合起来以后就变得有血有肉了,共同做一些事情,实现理想。他把握宏观层面,我操作技术层面。我们两个人无论性格上、思维方式上、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恰好我们两个是互补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互相支持着向前发展,和亚信一起成长。”
事实上,1993年,在美国达拉斯一条名为明天的街道上创立亚信时,丁健28岁,田溯宁30岁,当时的身份还都是留学生。被誉为民间外交家,一直热心于为中美经贸往来牵线搭桥的刘耀伦给了他们最重要的支持。亚信也是这位长者个人投资生涯中唯一一次非房地产项目投资。
公司在美运营两年后,丁健一行人选择了回国。“因为我学的是信息专业,一到美国就开始接触因特网。当时就感受到因特网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尽管在美国那时候还只局限于学生里面。但我感觉到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在中国的话,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这种非常自由化的一种媒体环境,不管是对高校学生或其他年轻人,还是对整个商业人士,都是一个新的比较低价的传播方式,可以很快地得到普及。”丁健的感觉确实没有错。实际上,回国才是亚信迅速发展的开始。难怪虽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国,但田溯宁和丁健始终认为亚信是一家中国公司。
1996年1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骨干网络chinanet建成。包括后来出现的新浪、网易公司在内的今天中国大约70%的因特网信息,都是在亚信构建的网络上传输。“我虽然那时候就感受到这个东西的潜力应该是在的,但是再怎么预测,坦率地讲,没有预测到它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至今说起这个,丁健都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在这之后,令丁健没有想到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如今,亚信控股下面已经有三大块业务:亚信科技、联想亚信、新业务领域,是集团化经营的方式了。软件方案和服务涉及IP、VoIP、宽带、无线、3G等等技术领域,包括:电信级网络解决方案;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经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分析等);电信增值应用系统等。根据财报预告,亚信公司预计2005年全年净收入增长30%以上,将达到9000万至9300万美元。
很累的CEO
有着中国Internet建筑师之称的丁健是美国加州Hass商学院的EMBA,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在去美国之前,他还曾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而1999年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与转折。就在这一年,身为首席技术官的他接任田溯宁,出任公司CEO。“我差不多可以说是从学校直接创业的,而在这之前一直搞技术,管理经营对于我来说是什么也不懂。”不过,亚信在什么也不懂的丁健领导下,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
2000年3月3日,在丁健的操持下,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日股价上涨314%,收盘于99.56美元,融资1.2亿美元,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新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亚信成功投资英斯克公司,全资收购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太平洋软件公司核心HRM&BI业务,以及后来置换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实现了自己的战略转移。“本来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不幸的是赶上了整个IT行业的低潮,这是我们比较遗憾的事情。否则的话,我相信亚信这支团队所取得的业绩应该远比现在无论从数字还是股价上所表现出来好得多。”在分析亚信问题时,丁健不无感叹。
尽管转型后的亚信,发展已经不错,但丁健认为,如果不是由于外在原因,亚信的步子也许可以迈得更大些。“有市场的原因,还有我既要干活,又要把不懂的东西学明白,付出等于比一般人多一倍,所以在CEO的日子里,我真的很累。”
不再为主
“与其自己不停地学,不停地付学费,还不如请一个已经学好的毕业生来做。”于是,2003年4月1日,丁健不再是亚信的主人。爱立信原执行副总裁张醒生接替了他的职务,而丁健则成为亚信的董事长。“现在,亚信已经成了他们的孩子,我自己,要跟亚信保持好一定的距离,我要把握好这个分寸。董事长(chairman)就是chair上的man,坐凳子的人,他没别的事情,就是召集会议,没有多大的权力,真正的权力在CEO手里。我是代表董事会召集会议,但我也只有一票权,不比其他的董事权力大。”
可以看出,丁健卸任CEO后的一番演讲,表现得非常懂事与大度。在《时代人物周报》表示出要采访丁健意图之后,亚信市场推广部经理张小芊说:“我们董事长对私人问题一般很少谈,而涉及一些公司现状的问题,他作为董事长是不会回答的。他认为那是CEO该回答的问题。”“我做CEO最大的缺点,就是我太不强硬了。可能有些方面,特别是对待错误,对待管理上的失误方面容忍幅度比较大。应该说,我在工作中不应该算是很强硬的管理者。我如果再做一个公司,我相信会比我以前要强硬一些。”
丁健说,退下来后,从压力来讲,稍微小一点,可以有更多一点的时间看一下更远的、更大的环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为上市公司的老总,压力比较大,每天要想怎么样能够跟股民有所交代,每个季度的数字有很大的压力。“一半时间稍微休息休息,创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空,这一段时间照顾照顾家里的事情。另外的时间和业界朋友们多一些交流,包括跟国外同行、国内同行多一些交流,多和以前的客户进行交流,多了解整个产业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到底能够做些什么。”丁健回答退位后做什么的话依然在很多人耳边回响。
不会再做管理者
丁健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只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已,在过去那4年的CEO生涯中,也完全是靠学习完成从技术向管理转型的艰难过程的。“我不大会回到运营一个公司的角色上,应该说做投资一直是我的想法,我也会以投资人的方式关注行业内比较好的公司,和一些朋友、同行一起从事一些投资活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直到今天,当问起不做CEO,会做些什么时,丁健的回答仍然没有变。
见过丁健的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不是那种活力四射的人。而很多人认为,丁健领导下的亚信对待股市过于保守。因为他们总是习惯将坏消息说得更坏一点,好消息却相对比较保守。与丁健一块创业的田溯宁,却有着与他大不相同的性格。“我们俩共同点都属于六十年代,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觉,只是采取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相对来讲,田总富有激情、而且有很强的感召力,很擅长和周边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他做的事情我是做不了的。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喜欢想好了让别人去实现沟通。”
丁健不怕寂寞。他说,即便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他也能生活得好好的,因为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在坊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喻:“车子在大路上前进,突然遇到一个大坑,丁健的第一判断是停车、调头,想办法绕过去。而按田溯宁性格就会鼓动整个车队的斗志,大声喊,没有退路,冲!”
熟悉他们俩的人把他们的性格做了一个比较,说田溯宁的激情就像一支搅拌棒,能把一潭死水搅得浪潮澎湃;而丁健的理性就像一包凝固剂,不温不火地就把激情固化成了行动和效益。他们在一起,是真正的黄金搭挡。
在制造中国百富榜的英国小伙胡润看来,丁健与田溯宁一起,领导了一个行业,使这个行业从无到有,对无论是后进入此行业者还是后来与他们一样创业者,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他们都很年轻,可以说很了不起。“我的优点和缺点都差不多,优点是逻辑性分析性比较强,缺点也恰恰在于做事情过于理性,有的时候太冷静。”看来,任何时候,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都只能是自己。
扎扎实实。在刚刚卸任亚信CEO职务专担当亚信科技CEO的张醒生看来,董事长丁健用这4个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而与丁健有过接触的媒体记者对他的看法却是,这人很好交流,没有一丁点架子,有问必答,从不遮遮掩掩。丁健在美国时的同学,一位自称为安普若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态度显然有点嘻嘻哈哈:“15年过去了,他长得比那会胖了许多,留美男生之中,长得比他还要寒碜的多得是。丁健其实长得还是可以的,就是那头发得修理修理,装扮也得与时俱进嘛。希望许戈辉在这方面能帮他做得更好。”
财富都在公司里
作为创业元老,丁健个人持有亚信15%的股份,《福布斯》据此计算,他的身价大概为0.8亿美元。在2000年,他出售了2万股股票,“那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一次卖自己的股票。”“做这样的决定也是听从了个人理财顾问的建议,当时,个人理财顾问对我说,从市场的风险而言,个人财富集中于一点,风险会很大,没有必要集中于一种股票,一定要分散风险,应该每季度卖一部分。”事实上,丁健的持股数为9.85%。
说到个人财富,丁健显然也是一副大众论调:“个人的所谓财富意义不大,我的财富与亚信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不关心自己的身价几何,把亚信做成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财富都在亚信公司里,个人财富少得可怜,你要看我家里资产的话绝对是负值。”丁健说,财富唯一正面的是它也许能给你一种自由,人需要自由,而不能让钱成为束缚你的东西。他相信财富不会影响他做事情的方式,因为他追求的并不是财富上的成功。
他进一步解释,财富的影响应该有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当然是生存,财富保证你基本的生活条件;第二个层次就是财富能够给你带来一种自由,使你能够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别人来指挥。除此以外,财富带来的都是负面作用。
从财富的角度说,他也许真的不算什么富有,不管是美国的还是在中国的帐户上,没卖过多少股票,公司给他开的工资也不是很高,他本身也没什么现金。“我个人认为,财富这个东西看你自己怎么去衡量,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希望拥有的每一分钱都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谈到生活状态,丁健表现出一种极其满足的样子:“我过得很幸福,而且我觉得一直都是很幸福的。人的幸福,不说是阿Q精神,说知足常乐吧,我是比较看中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我觉得人活着每一天都需要充实度过,而不是白白浪费掉。不要像行尸走肉一样,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想干什么。有时候,你所追求的东西,其实不要总是把它想像得那么伟大,总想着做一件巨大的事情,高估自己做的事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只要你做的事对得起自己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踏实的状态很好。”
“在生活上和消费上,我也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爱好,最多就是打打台球,除此之外还有睡觉,但那并不花费什么。”然而,关于丁健的财富,坊间和网上却流传着两个不同版本。在坊间传言里,说法是丁健的前妻在与他的离婚纠葛中,得到了一个亿。而在网上,一篇有些人认为是丁健前妻写的一个贴子中提到:“我和丁健的离婚案终于以庭外和解落幕,我分得现金200万元。律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有些忿忿然,提出公司资产至少在6百万,此外还有车子和房产等等。我只好反过来安慰他,我得的是现金,总比那些电脑办公桌实在。”
不过,在文章中,她没有说这200万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而在那篇贴子的后面,大家普遍同意一位网友的观点:“且不管传言的真假和哪种说法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丁健说自己没有钱,开玩笑吧,谁会相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前是亚信的员工,丁健很年轻的,40刚出头而已,是中国20大富豪之一吧。以前亚信搞活动时,我见过他原来的太太和女儿。说实话,当时我很羡慕他的太太和女儿。”
参考资料1.    “未来论坛”成立 争论人工智能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10-09]2.    杨效杉, 田晓东. 丁健:智慧源于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02, (10). .知网.2002[引用日期2014-12-13]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丁健个人资料

丁健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DingJian/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