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峤,回族。湖北汉口(今武汉)人。1939年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次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北抗大文工团戏剧组组长、新四军文工团戏剧股股长、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副团长。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中国影协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代表作品有《李闯王》。
中文名:
丁峤
国籍:
中国
民族:
回族
出生地:
湖北汉口
出生日期:
1924年1月
逝世日期:
1995年8月11日
毕业院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职业:
演员、导演
代表作品:
俄罗斯人、李闯王、百万农奴站起来、阴谋
丁峤早年经历
播报
自幼喜好戏剧
丁峤,1924年1月出生于湖北汉口。从小性格开朗,勤于学习,爱好戏剧。小学一年级时就参加学校的演出活动,受到老师们的称赞。
动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地。十三岁的丁峤,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国家民族的危难,激起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拯救苦难祖国的爱国热情。第二年,他随全家投奔到上海的亲戚家,进了上海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这期间,他认识了地下党,他们经常向他讲革命道理,讲国民党的腐败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了他的抗日热情。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他和一些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业余读书会,他被大家推举为读书会的主席。读书会除了学习《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外,也搞些进步的歌咏、戏剧活动。这时,他还看了不少三十年代党领导下的电影工作者拍摄的进步电影,这对他以后投身革命和从事戏剧、电影工作影响很大。
丁峤人物经历
播报
参军
随着苏北抗日形势的发展,上海地下党动员青年学生参加新四军。他响应了这一号召,主动报名参军。那时他才十六岁。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他从上海到了苏北解放区,经过靖江转黄桥到盐城。
学习戏剧
解放区火热的斗争生活和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使他感到新鲜和振奋,迫切地希望学习。组织上了解他的心思,安排他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学习。毕业后,学校考虑到他在戏剧方面的天赋和热情,决定留他在学校文工团当戏剧组长。
文工团宣传鼓动生涯
1942年敌后形势恶化,文工团解散,他被分配到陈毅军长的警卫营当青年队长。 1943年战争形势好转,成立了新四军军部文工队,他被调任副队长。随后,军部文工队扩大为文工团,他担任团委委员兼戏剧股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他担任华东野战军文工团第一团副团长,直到上海解放。在这一段部队文艺工作中,他曾导演过《自由万岁》、《前线》、《阴谋》、《俄罗斯人》、《李闯王》、《雷雨》、《白毛女》等名剧。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他刻苦学习文艺理论和表、导演理论,并给文工团、文训班的学员们讲专业课。同时,他也参加一些演出,扮演了一些角色。此外,他还经常到前沿阵地做宣传鼓动工作。在工作和艺术实践中,显露了他的组织才能和艺术才华。
电影生涯
上海解放后,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在上海、南京等地做了大量团结地方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结识了许多长期在国统区坚持从事进丁峤步文化活动的作家、艺术家、电影导演和演员,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党的文艺政策。1950年,由于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调他到中央电影局任副导演。他愉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他被派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和许幸之一道拍摄故事片 《海上风暴》。通过这部影片的拍摄,他发现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较之于他从前所熟悉的戏剧舞台,不仅场面开阔了,而且在刻画人物上难度更大。接着,他又和张骏祥一道拍了反映现实斗争的纪录影片,初步摸索纪录影片的特点和规律。他细心地从一些导演那里学习电影的基本常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时丁峤非常热爱电影导演这一行,并决心以此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丁峤大事年表
播报
成为新闻纪录片行家
鼓舞前线同志
新闻纪录电影是形象化的政论,搞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策观念。丁峤从小在革命军队中生活、学习、工作,也养成了对事物敏感、对生活热爱、对同志热情的思想素质。作为创作领导者,他经常生活在创作人员中,一道研究拍摄方案,深入到拍摄现场进行指导。抗美援朝期间,他曾经到过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沿阵地了解摄影队的拍摄情况,关心摄影师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给同志们以鼓舞。
1959年在人民解放军平息西藏的叛乱中,他又率领一支摄影队开赴了西藏高原。他是指挥员,又是战士。在和藏族同胞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注意观察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在他的具体指导下,摄影队拍摄了大型纪录片《百万农奴站起来》。1962年,国民党反攻大陆时,他带领了由八一厂和新影厂组成的联合摄影队奔赴福建前线。在前沿阵地,他身着军装,和指战员们在一起促膝谈心,及时向摄影师们提出拍摄的具体要求。二十二年中,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新影的创作人员说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实干家。
研究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段时间里,丁峤除了注重在创作实践中指导创作外,还致力于新闻纪录电影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曾就新闻纪录电影的特性、真实性等问题,发表过一些专题研究文章,对总结新闻纪录电影的创作经验做过许多建设性的工作。此外,丁峤还参加了许多对外文化交流活动。1957年他曾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的团长参加过莱比锡电影节的活动;1964年,他应邀到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电影节的盛会,并担任电影节的评选委员会委员;1965 年,他以电影专家的身份到越南讲学。1956 年,国际著名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来到中国,任新影厂顾问。丁峤与伊文思朝夕相处,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在新影任职期间,丁峤还积极参加电影界的各项活动,并曾担任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以及《电影艺术》杂志(原名为《中国电影》)的编委等职。
文革坚持斗争
1966年,十年动乱时期,丁峤也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特别是在 1974年他被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人以后,受到更为严重的打击和迫害。1975年,围绕着电影《海霞》的创作问题,“四人帮”及其在文化部的党羽威逼他去整导演谢铁骊和摄影师钱江。他敏锐地感到他们的目的不是针对一部影片,而是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总理和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于是,他和“四人帮”及其在文化部的党羽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坚定性。
恢复被破坏的影片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丁峤就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他一方面负责电影系统清查“四人帮”反革命罪行的工作;另一方面,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恢复和发展遭到“四人帮”惨重破坏的电影创作、生产上。
电影事业的战略发展
1979年,他组织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的各类影片的创作和拍摄工作。他和副局长张骏祥一道负责了献礼影片的筹备工作。在创作问题上,他鼓励创作人员大胆解放思想,冲破“四人帮”设置的重重禁区,深入开拓题材,追求风格、样式的多样化。他经常到第一线和创作人员交换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他平等待人,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因此得到创作人员的支持和信赖。对新涌现出来的青年创作者他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
主管电影和民族文化工作
在他分管的电影外事工作中,也做了大量工作。1978年他曾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80年11月,随以王阑西为团长、张骏祥为副团长的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过美国和日本,并担任这个代表团的秘书长,为增进同各国人民和电影工作者的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丁峤的工作担子较重,但他仍能注意研究电影理论界的新课题,曾就电影的创新和民族化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发表了专题性的论文。
在1979年10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和第四届中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丁峤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2年5月,丁峤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和民族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