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捷,中央电视台动画节目著名主持人,小鹿姐姐,主要主持节目有《动画城》《第一动画乐园》等。
个人资料
现
小鹿姐姐微博 近照
居住地:北京东城区
家庭成员:爸爸 妈妈 姐姐 姐夫 外甥女
身高:160cm
血型:AB
星座:白羊座
最喜欢的水果:西瓜
最喜欢的食品:羊肉、香辣蟹
最大特点:爱笑
座右铭:知人者慧,知己者明;胜人者力,胜己者强。
最喜欢的颜色:太阳的颜色(也是西红柿炒鸡蛋的颜色):橙色、黄色
最喜欢的动物:考拉
最喜欢的书:《世界第一夫人》
最喜
欢的歌:《光阴的故事》
最喜欢的电影:《阿甘正传》、《天堂的鞋子》
最喜欢做的事:逛街、看书、看话剧、与知己的朋友聊天、胡思乱想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出镜
最喜欢的服饰:围巾
最想去的地方:巴厘岛
最欣赏的人: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人
最渴望的生活状态:平安、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给小朋友的一句话:成长的日子有快乐也有烦恼,把你的烦恼告诉我,它就少了一半;让我们的快乐叠加在一起,就有了双倍的快乐!让我们做好朋友,携手走过每一天!
经历
毕业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后在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学习。
1994年3月进入中央电视台动画片部,主持动画专栏节目《红黄蓝》。同年7月,全国惟一专门播放国产动画片的栏目《动画城》正式开播,成为这一栏目的主持人,以亲切、活泼、自然的主持风格深受孩子们欢迎,成为小观众熟悉、喜爱的“小鹿姐姐”。
所主持栏目《动画城》曾连续获得“金童奖”、“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多次进入中央电视台收视排名前十名行列。在做好主持人的同时,一直积极从事电视采编业务。
从1994年开始先后担任了《动画城—15′动画专栏》、《动画城(周日版)》节目责任编辑,制作节目300余期;担任《动画城》〈信息屋〉、〈风火轮〉、〈卡通快递〉等栏目编导,制作节目100余期。
2004年6月,策划并负责推出了《动画城》特别节目——《小画板大世界》,担任导演,制作节目56期。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在2005年第三期《收听收看》上,以《用漫画构筑德育阵地》为题,用长达五页的篇幅就这一节目的思想意义、节目形式、主持风格、优势特色等进行详细总结,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主持2011年央视六一晚会
除日常节目外,主持近百集《动画迷宫》,《小画家驿站》,
五十期《周末动画节目·快乐哆来咪》,《动画城》历年春节特别节目、开播周年特别节目,《让中国卡通走出荧屏,走进孩子》大型手拉手活动等。
参加青少中心2000年“六一”12小时特别制作《我们的世纪》
2002年“六一”8小时特别制作《开采未来》节目的制作。
2007年“六一”《爱的彩衣》大型情景剧演出,
2007年暑期“快乐搜友”行动。
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和祖国一起飞》表演舞蹈《快乐节拍》&周洲、月亮姐姐、小时姐姐
2005-2010连续参加《新年新诗会》
200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感动未来》
主持2005年央视六一晚会
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梦想乐园》
2008年参加《英雄少年》抗震颁奖晚会
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童心如歌》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0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和祖国一起成长》
2011年主持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在灿烂阳光下》&红果果、黄炜、绿泡泡、月亮姐姐、哆来咪
主持栏目
CCTV-1 《第一动画乐园》
CCTV-少儿 《动画梦工场》《银河剧场》《快乐体验》
个人荣誉
2003年12月28日少儿频道开播,兼任《中国动画》主持人。这一栏目是树立国产动画品牌形象、推介播放国产精品动画片的窗口,开播以来,开创并一直保持着少儿频道综合收视排名第一的成绩,栏目荣获2004年、2005年青少中心优秀栏目奖、全台优秀栏目一等奖的好成绩。
2004年,在少儿频道开播一周年的“少儿频道—全国少年儿童收视调查”中,获得“少儿频道最受欢迎主持人奖”。
200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女职工”称号。
2006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
2007年获得“央视20佳主持人”称号。
小鹿姐姐
我从
小就是个孩子王,左邻右舍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们都被我照看过,振臂一呼,高高低低,从者一排;也是个动画迷,一部《大闹天宫》缠着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三遍……
她一直认为,当兴趣爱好和所从事的职业吻合、当梦想豁亮地照进现实便是人生之大幸事了,于是每天的我就这样怀着感恩的心幸福并快乐着。
她希望一直做小朋友喜欢的“小鹿姐姐”,用动画片中的神奇来装点他们的梦境,让想象生出翅膀遨游天际;希望童年成为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记忆中有你有我朋友一般地熟悉……
动画情缘
从小,我就是个动画迷。一部《大闹天宫》缠着妈妈看了三遍,每次都想钻到大白布拉成的银幕的背后,去看看这孙猴子是怎样上天入地、大战众神的,好神奇啊,看得眼都舍不得眨。
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见到了《大闹天宫》的作者万籁鸣老先生,萦怀多年的一份牵挂才安然放下。也许就是这儿时的机缘吧,1994年,全国唯一一个专门播放国产动画片的栏目《动画城》开播了,我成为了这个栏目的主持人,从此,“动画迷”小鹿姐姐走进了动画的世界,走进千家万户孩子的心中。
成为一名动画栏目的主持人后,我就像钻进了一个的大大的宝盒中,里面精彩纷呈,奥秘无穷……。知道了动画片分为影院动画片和电视动画片,种类有剪纸片、折纸片、木偶片、泥偶片、水墨动画片、电脑三维动画片等等,还有用蔬菜、水果、沙子、自行车零件等各种材质制作的动画片,可以说,无论是什么东西,在动画大师们的手中都能幻化出神奇的生命力来!其中,像《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这样的水墨动画片可是我们国家独创的动画片形式哦。知道了一部动画片从开始创作到和大家见面,需要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笔一笔地画可比演员来演要复杂得多了,在屏幕上我们看到的短短几分钟的画面,设计稿、原画、动画、背景图…摞在一起有好几尺高呢!一门给无数人带来欢笑、快乐、无穷想象的艺术,在它的背后,专业的制作者所付出的辛劳是那么多!但也正因为付出了如此多的辛勤汗水,这些水墨动画历久弥新,成为我国国产动画片中的瑰宝。
十年中,我忙活得乐此不疲,荧屏前,把最新制作完成的国产动画片送到小观众的眼前,荧屏后,捧者小观众的来信,带着一个个如我当年那般的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去解惑答疑…这个过程,是带着小朋友探密的过程,更是我这个“动画迷”学习成长的过程。在这期间,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动画的飞速发展。最初,我们的节目每周播出一次,每次三十分钟,后来,是天天播出;开始,一年的新片只有几部,扳指一数就到头了,现在呀,新片是一部接着一部,样式、题材各不相同;当时,跟小朋友聊天时,他们一说喜欢的动画片,就是什么《变形金刚》、《七龙珠》、《大力水手》…现如今,你走到哪里,一不留神就会听到“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要问他名字叫什么?哪咤,哪咤,小哪咤!…”的歌声飞来。孙悟空、哪咤、大头儿子、小虎、可可、可心…一个个国产动画人物成了孩子们的偶像、好朋友。
2003年12月28日,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开播啦!从此,中国的小观众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视频道,一个广阔的绿色空间。伴随这少儿频道的开播,又有一个以专门播放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制造的国产动画栏目《中国动画》出现在小观众面前,我和跳跳龙便是每天都会和大家见面的《中国动画》的主持人!从此以后,我们的卡通欢乐岛成了小朋友们梦想的神奇乐园,小鹿姐姐和跳跳龙成了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现在,我们的卡通欢乐岛已经有了1000多名幸运的小岛民,“欢乐信箱“里每天都塞满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寄来的信,里面还有漂亮的图画和亲手制作的精美卡片;“欢乐电话”响个不停,天南地北的小朋友都会把他们身边好玩、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欢乐图画动一动”更是吸引了好多的小画家拿起画笔讲故事!
说到这啊,想起一个被小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小鹿姐姐,你怎么那么爱笑呀?你每天怎么那么开心呢?”这下你明白了吧,是因为有你们送我的“欢乐大礼包”啊!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与动画结缘就仿佛踏上了一个神奇的旅程,一头是梦想,一头是快乐,带着梦想启程,永远快乐相伴!
(原载于《金螺号》作者:郏捷)
乐与教
浅谈电视儿童节目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契合
200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系主任马克·佩斯(Mark Pesce)①出版了自己关于电子玩具与儿童教育的著作《游习世纪》。该书的中文版封底上写着作者的一段话:
太空已被虚拟世界取代,我们以电动玩具和网络实现了对未来的想像……人类的文化创造了玩具,儿童则藉由玩具的游戏过程学习这个世界的真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将此书定名为《游习世纪》,而不是《游戏世纪》。在网络时代,我们要在游戏中领会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未来……
游习世纪,是从儿童教育角度对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种精确概括。在游戏中学习,也正是我们讨论电视儿童节目的本体特征的观念前提。对处于信息时代的儿童而言,电视已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重要“精神玩具”。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 %,“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不看电视”的只有1%。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4~14岁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是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习任何一门功课的时间。无法否认,越来越多的儿童正在度过他们的电视童年。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将儿童观看电视的需要分为三类:一是娱乐需要,二是认知需要,三是交往需要。电视节目以一种复合的(类似物理学的“场”概念一样的)发散性力量参与儿童的成长历程,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社会化作用。如何处理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和谐关系,怎样增强儿童节目的娱乐性,让孩子在玩中长智,在娱乐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游习世纪度过完美的电视童年,成为置于新世纪少儿电视节目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求索方向。
一、儿童的天性出发,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游戏的力量
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讲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是游戏的过程,这是由儿童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的。作为一个戏剧化的极端例子,影片《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也正是利用了孩子的这一生理、心理特性将那场残酷的战争制造为“游戏化”幻象,在孩子心底保留下一份童年的美丽记忆。做游戏是最具有儿童情趣、最适宜让儿童接受、最适合儿童参与的活动,而其中的娱乐性是游戏的基本特点,也是主体功能。
2003年12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开播了,美国著名儿童卡通剧栏目《芝麻街》中的大鸟也来祝贺,演播室里的孩子一片欢呼。《芝麻街》是美国的公共电视网中知名度很高的一档学龄前儿童节目,于上个世纪70年代开播。节目通过居住在一条虚拟的“芝麻街”上的提线木偶人和各种动物生活、游戏、娱乐的故事向学龄前儿童传授各种简单的知识,如认识字母、了解生活常识、音乐和舞蹈、学习人际交往等等,至今仍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后来节目制作者还将这档节目的研发始末及相关的思考与讨论写成了一本传播学名著《儿童与电视――‘芝麻街’的经验》(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令后辈儿童电视节目制作者颇受裨益。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天线宝宝》通过红、黄、蓝、绿四个活泼可爱的宝宝,利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认知特点,在色彩明快的卡通场景中,通过“玩”让学龄前儿童了解什么是大与小?下雨是怎么回事?认识色彩、认识生活物件等。正在北京卡通频道播出的美国儿童科普节目《迪克曼的科学世界》也是通过三个由真人扮演的卡通角色来串场,深入浅出,通过游戏和孩子可以亲自操作实践的小实验来讲科学知识。例如滑翔机飞行的原理、海底隧道是如何建成的…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智慧树》栏目是一档新创的学龄前节目,也是目前全国学龄前节目中最受欢迎的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富有童趣。其中的版块如《巧巧手》、《请你跟我这样做》、《科学泡泡》等参与性很强,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成长。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节目都是教育性节目,但教与乐不是两张皮,“教”不是生硬地浮在表面,而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全从儿童的趣味、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对待事物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因而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和喜爱。
2、到适宜的形式
一位资深的电视人说,我们从来不缺少好的创意,缺少的是好的表达方式。就儿童节目而言,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找到一个好的、适宜的表达方式更为重要。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变化、追求快乐,喜欢感性、直观、形象的事物,而对于理性、说教、抽象的事物往往难以接受。
2004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动画城》栏目筹备推出一档周末版节目。如何找到一个既能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又能突出动画节目的特点还能吸引广大小观众积极参与的形式,是我们策划的重点。经过反复研讨,最后确定采用深受广大中小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四格漫画的形式来反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命名为〈小画板大世界〉。
在每期节目中我们采用一组中小学生或业内漫画家创作的、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美德教育为内容的四格漫画为主体,在征集参与节目的漫画作品时,预先提供几组国产动画片中具有代表性并为小观众所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供创作者进行“故事新编”,节目录制时采用“四格漫画、现场参与”的制作方式,在演播室现场先展示这组漫画的前三格,保留原画作者的第四格的内容暂不披露,由台上参加节目的小画手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用画笔将各自设想的的结果画出来,形成“3+X”的开放式格局。现场的小观众与主持人一起就前三格漫画传递的现象和相关内容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并对第四格展开猜想。最后,主持人将原创“第四格”揭晓,并现场由小观众表演根据这组漫画创作的小品和制做的FLASH动画。对台上小画手的创意作品,由现场的下观众参与评论,投票选出最具创意、人气最高的“超炫智慧星”。从节目现场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极高,他们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为漫画故事续添的结尾五花八门,出人意料。
因为节目在预先征集作品时就规定可以将国产动画片中的形象纳入漫画故事中,于是那些活跃在国产动画片中的孩子们熟悉的经典形象如哪吒和孙悟空、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可可和可心等都在漫画作者的笔下与小朋友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出现在各种新编的故事中,既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有浓厚的趣味性,既突出了《动画城》作为动画类节目的特点,又扩大了国产动画片在小观众中的影响力。
二、从儿童心理出发,突出儿童的主体参与性
儿童电视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和收视对象是儿童,要从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角度出发做给儿童看。如何真正在儿童节目中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使儿童真正参与其中,做到“以儿童为中心”,是少儿电视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体会儿童心灵,了解儿童需求
20世纪50年代陈伯吹先生提出了:“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这不仅是儿童文学创作应秉承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儿童电视节目制作。
2005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推出了首个由儿童采写、儿童制作、儿童播报的日播少儿新闻栏目《新闻袋袋裤》。这个栏目让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解读新闻、了解时事、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儿童写儿童”、儿童拍儿童|”、“儿童评儿童”让孩子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真正做到“儿童说新闻,说儿童新闻”。《第二起跑线》在少儿频道全新亮相后将节目内容锁定在中学生自己拍摄的DV作品上,在节目里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表达的天地。这些DV作品都是由中学生自己创意、自己拍摄、自己编辑的,完全是中学生的视角。
尊重儿童的权利,就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只有儿童自己最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节目,我们应当把表达的权利交给他们,让他们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样他们的潜能才能充分地发挥,相应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在真正参与电视媒体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2、增强对儿童情感空间的关怀
现代传播学认为:传播的主体正在由传播者本位向接受者本位转化,它要求传播者必须考虑受众的实际需求是什么。观众的广泛参与、观众与节目的交流互动是节目的大众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儿童相对于成人观众,一方面他们可选择的节目较少,另一方面因其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虽然对单个节目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但是忠诚度和收视期待感却很高,儿童一旦喜欢一个节目,便会很快形成收视约会心理,对节目具有认同感和信赖感,愿意将节目中的人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定期定点收看。儿童节目应该是一面双向对开的窗户,一面对外,让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另一面向里,通向儿童的心灵世界。
《中国动画》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中专门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的栏目,开播近三年中收视率、综合排名一直位于全频道第一,观众美誉度很高。这个栏目深受儿童喜爱的原因除了播放的动画片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互动,重视与观众的交流。尽管大家都知道增强互动可以拉动收视、吸引观众,但对儿童而言,倾听儿童心声、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比有奖收视、赢取大奖更有效。《中国动画》的观众互动包括“欢乐电话拨一拨”、“欢乐信箱摇
一摇”和“欢乐图画动一动”等三内容,都是针对儿童的不同心理需求来贴近他们。在“欢乐电话拨一拨”的语音留言中孩子们畅所欲言,从“拔河比赛输了后心里的不服气”到“盛饭不小心打碎了碗怕妈妈生气”,从“找不到兴趣爱好的苦恼”到“数学考了个全班第一”等等,想说就说;“欢乐信箱摇一摇”中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下观众来信,孩子们把主持人真正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尽情诉说着他们的“小秘密”;“欢乐图画动一动”更是考虑到孩子们对动画神奇魅力的向往,将孩子们寄来的画经过动画的处理方式使他们的图画“动”了起来,一时间,多少个“小画家”摩拳擦掌,纷纷踊跃来稿。除此之外,节目的整体包装突出卡通特点,针对作为节目场景的卡通欢乐岛专门设计了精美的“小小岛民卡”,送给积极参加节目的下观众,就是这“一卡在手”,让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跟节目的联系更加紧密,卡通欢乐岛真正成为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梦想乐园和心灵乐园。
注:马克·佩斯:美国著名的科技记者,是让3D影像在网络上传输的VRML语言创造者,人称“3D世界之父”。
注: (凡括号里带∶符号的为不定期主持节目)
(原载于《电视研究》作者: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