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蓝光技术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容量达到25G或50G,在速度上,蓝光的单倍1X速率为36Mbps,即4.5MB/S,允许1X~12X倍速的记录速度,及每秒4.5MB/S~54MB/S的记录速度。现在市场上蓝光刻录光盘的记录速率规格主要有2X,4X,6X。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狮门的支持。
SONY蓝光碟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0.6mm。而蓝光技术采用波长为 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到极小程度。此外,蓝光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13年见分晓。
蓝光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发展史
蓝光是由谁开发的?
蓝光光盘格式是由蓝光光盘协会(BDA)开发的,蓝光光盘协会是一个由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电脑公司及媒体发行商巨头组成的组织,成立于2004年5月22日。目前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70家会员公司。
董事局成员构成(19家)
SONY(索尼)
PHILIPS(飞利浦)
Panasonic(松下)
Pioneer(先锋)
MITSUBISHI(三菱)
HITACHI(日立)
TDK
SHARP(夏普)
Apple(苹果)
Dell(戴尔)
Hewlett-Packard(惠普)
SAMSUNG(三星)
LG(乐金)
Sun microsystems
THOMSON(汤姆逊)
20th Century Fox(二十世纪福克斯)
Warner Bros(华纳兄弟)
Disney(迪士尼)
Intel(英特尔)
格式之争
1998年,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
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光盘的诞生。
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一共3册共5000美元,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
虽然目前BD与HD-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
HD-DVD
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进行技术改革。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
2006年,索尼、先锋、三星等等都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在中国市场,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2008年8月,中国华录成为国内首家加入国际蓝光联盟、唯一贡献级会员,并正式提交DRA音频编码标准和AVS视频编码标准。
2008年2月16日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的头条新闻中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新闻节目中称,东芝在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中宣告彻底失败,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
从只支持HD-DVD的微软宣布同时支持两种格式,到前一段时间,HD-DVD阵营的华纳倒戈,东芝率领的HD-DVD阵营可以说越来越艰难,今天就连东芝都宣布了放弃HD-DVD格式,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
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Blu-ray的应用
2006年,索尼推出第一代蓝光播放器BDP-S1*
索尼蓝光播放器BDP-S1
*国内未上市
2007年,索尼推出第二代蓝光播放器BDP-S300
2008年,索尼推出第三代蓝光播放器BDP-S350
2008年12月,华录推出国内第一台蓝光整机BDP0801
2008年12月,松下推出第一台蓝光播放机BD30\BD50
2009年1月,华录推出第二款蓝光碟机BDP0821
2009年8月,飞利浦推出第一台蓝光机BDP3000
2009年9月,华录推出世界第一台应用DRA技术蓝光机BDP0922
飞利浦蓝光机BDP3000
2009年9月,SONY推出第四代蓝光机BDP-S360
2009年12月,华录推出HMC9502,开启了蓝光机网络下载的平台。
2010年3月,华录推出首款1500元内蓝光机BDP1001
2010年8月,华录推出首款千元内蓝光机BPD2012,一度成为蓝光产业里程碑的标准。 2010年8月,华录推出的BDP2018,独有抽插式硬盘设计,实现蓝光机与高清播放机的完美融合。
华录BDP2012 首款千元蓝光机
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华录百纳公司在中国正式发布BD蓝光影
碟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开启了蓝光在中国商业化的运用,
在此前的PlayStation 3取得的骄人成绩为蓝光与HD-DVD的标准之战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部机器高达5000RMB的售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成本的桎梏使得Blu-ray Disc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性能标准 7.1环绕声道
1080信号输出 每秒24帧的电影般播放帧数
华录BDP2018 蓝光终结者
x.v.Colour色域标准 BRAVIA Theatre Sync影院同步功能
蓝光设备(10张)企业支持
设备供应商
ADM 奥迪恩 | Singulus | 宏威集团 | M2 | ORIGIN |
电子产品
索尼公司(Sony)
松下电器(Panasonic)
三星电子(Samsung)
先锋公司(Pioneer)三菱电机(Mitsubishi)
飞利浦(Philips) | 日立(Hitachi)
夏普(Sharp)
戴尔电脑(Dell)
华录(Hua Lu)
宏碁(Acer)
苹果公司(Apple) | TDK
JVC
日本电气(NEC)()
理光(RICOH)()
佳能(Canon)()
富士软片(Fujifilm)() | 联想集团(Lenovo)()
LG()
汤姆逊(Thomson)()
惠普公司(HP)()
东芝(TOSHIBA)() |
变动及大小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盘的容量为25或是22GB,足够刻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清晰电影。双层更可以达到46或54GB容量,足够刻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清晰电影。而容量为100GB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盘。蓝光影碟机是用蓝色激光读取盘上的文件。因蓝光波长较短,可以读取密度更大的光盘。那么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十分精确的光,精确到极限,就是光波长的一半,由于红光波长有700nm,而蓝光只有400nm,所以蓝激光实际上可以更精确一点,能够读写一个只有200nm的点,而相比之下,红色激光只能读写350nm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Blu-Ray Disk是蓝光盘,是DVD的下一代的标准之一,主导者为索尼与东芝,以索尼、松下、飞利浦为核心,又得到先锋、日立、三星、LG等巨头的鼎力支持。存储原理为沟槽记录方式,采用传统的沟槽进行记录,然而通过更加先进的抖颤寻址实现了对更大容量的存储与数据管理,目前已经达到惊世骇俗的100GB。与传统的CD或是DVD存储形式相比,BD光盘显然带来更好的反射率与存储密度,这是其实现容量突破的关键。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cm,和普通光盘(CD)及数码光盘(DVD)的尺寸一样。这种光盘利用405nm蓝色激光在单面单层光盘上可以录制、播放长达27GB的视频数据,比现有的DVD的容量大5倍以上(DVD的容量一般为4.7GB),可录制13小时普通电视节目或2小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蓝光光盘采用MPEG-2压缩技术。
中国区蓝光光盘
由2008年中期SONY-DADC与中国相关部门达成协议,确定中国区蓝光光盘格式。注意这个中国版蓝光并不等同于之前蓝光阵营所划分的中国所在区域码。
中国区蓝光光盘,使用中国自主的编码格式,这种编码格式同样应用在EVD与CH-DVD中。效果级别据介绍等同于MPEG-4。
SONY-DADC:SONY集团专门负责光盘及相关技术的子公司,总部位于奥地利。
另一种高清格式
中国蓝光是新一代光盘存储规格,我国自主标准,联合创新的典范,光盘存储容量为单层15G/双层 30G,实现1920X1080顶级高清图像。 CBH中国蓝光CBHD标准CBHD全称是China Blu-ray High Definition(中国蓝光高清) CBHD是中国蓝光高清光盘的英文缩写,在调制编解码、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导航和版权保护系统等方面,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CBHD作为一种高清光盘格式标准,实现1080P全高清,是继VCD、DVD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不仅是DVD换代产品,也是高清时代里程碑式的产品,代表着高品位的需求。 中国蓝光三大优势
中国蓝光正版高清具有三大显著优势:
一、技术优势
基于AVS、H.264最先进的编码格式,在保证1080P顶级图像效果的前提下,使容量为15G X 2的CBHD光盘,容纳任一部电影而绰绰有余。
二、产业链优势
CBHD光盘与DVD光盘拥有相似的物理格式,因此,中国蓝光可以延续过去的产业基础,从节目编著、母盘生产、碟片复制等,均实现了大幅降低成本。
三、自主创新标准 自主知识产权
工信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审批中;拥有多项自主产权技术,联盟成立专利池,授权在中国即可进行。
低价是CBHD最大优势 中国CBHD之所以战胜日本蓝光,价格依然是主因,尽管蓝光光碟机价格要比DVD高很多,价格在300美元左右,光盘价格也高不少,市场还是能够迅速扩张,因为DVD与蓝光在视频质量上差别甚远。在中国,CBHD光盘价格约为7.4美元,蓝光光碟却高达29.6美元,这与美国售价相当。
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是CBHD的重要成员,旗下有一家工厂生产相关产品,工厂由中日企业共同投资。工厂管理层对CBHD发展很满意,他们表示,尽管CBHD播放器的组件贵不少,由于得到了一些HD DVD的免费技术专利,相对于DVD来说,再也不用交21美元一台的专利费,与蓝光相比更是省不少钱,所以利润也高很多。同时,它的光盘成本也与DVD一样便宜。
盗版是CBHD的救世主 报道称,CBHD能否发展,离不开终端的支持,在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中,只有华纳支持CBHD,向中国本土公司提供片版CBHD内容。当然,这并不会妨碍CBHD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盗版是强大的。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高,在经过一到两年的过度期之后,中国的所有市场都会转向CBHD,凭借低价优势,甚至会转攻美国市场。因此,内容提供商们可能不会拒绝发财机会,最终与CBHD协手。
既然CBHD在中国扩张如此之快,成本如此之低,中国没有理由不向全球进军。在与东京电视台的交谈中,中国的工程师相信CBHD在新兴国家拥有强劲的市场潜力,在全球其它一些地区,CBHD可能会成为HD规格的领导者,即使在西方蓝光阵地,它也有可能取胜。
如果这种状况真的发生,它将是中国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因为中国的大部分技术专利来自外国。
蓝光光盘在读写数据时速度
据蓝光光盘标准,1倍速的读/写速度被定义为36Mbps。不过,由于蓝光电影需要至少54Mbps的数据传输率,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2倍速(72Mbps)。当然,蓝光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如果我们假设光盘的最高转速为10000rpm时,在光盘的外圈达到12倍速是有可能的(约400Mbps)。这就是为什么蓝光光盘协会(BDA)已经计划在将来把速度提高到8倍速(288Mbps)或者更高。
BD(Blu-ray Disc)比DVD好在哪
DVD的画面分辨率是720×576(PAL制式)或720×480(NTSC制式),每幅画面的有效象素数量为35万;BD碟机播放时的分辨率则是1920×1080,有效象素是207万,是DVD的5倍多。
BD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远远高于DVD,色彩还原能力比DVD高出数倍,画面非常细腻逼真。举个例子,画面上5个挨得很近的小黑点如果用BD看,是清楚可见的,而如果用DVD看,就是一个大黑斑。
BD音频压缩采用ExAC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高保真和环绕声,在信产部的评测中,BD音响效果是4.7分(满分5分),比杜比高出0.2分。因此,BD在听觉上带来的绝对是发烧级的享受。
BD能播放DVD盘吗?这是必须的。BD可以向后兼容DVD、SVCD、VCD、CD等。
另外,用BD播放它后面的格式(DVD、VCD等),能够将画面的输出质量提升30%以上。
困境
顾客想要统一格式的蓝色激光存储器。但各竞争方无视这种需求,把不兼容的产品大量推向市场,进行一场高技术的赌博。
要点
·由于两个蓝色激光存储阵营无法就各自专有技术的融合达成妥协,因此他们将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先进的视频编解码方案可以在主流红色激光DVD 媒体上存储高清晰、长时间播放的影片。
·红色激光行业希望自己能向多层、双面存储、高写入速度和尺寸多样性方向发展。
·经过多年研发与大量未实现的预期之后,全息存储终于可望在明年进入市场。
行业标准变化如此多端,试问一下光驱动器、模块和媒体的制造厂商吧!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的统一技术方法能够鼓励广大行业供应商的支持,使顾客放心对该种方法的生存和长寿命的保证,因而促使他们打开口袋并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技术方法不能有规则地演进,顾客就不会重复掏腰包,则市场就会陷于停止不前,厂商就无法赚取利润。
回头来看看两年前EDN 有关光存储技术的深入报道,你会感到自那时以来似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参考文献1 和2)。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刻录 DVD 以及可复写DVD 格式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DVD-RAM 仍然是一种适用的产品,用户将其用于硬驱仿真计算机设备中,而有些制造商把它纳入DVD 录像机、PVR(个人视频录像机),以及机顶盒中。全息存储仍然没有进入生产阶段。而争斗不休的Blu-ray和HD-DVD 光存储替代方案还在昂贵的对抗中争相显示着自己的优势。而这种争斗不尽快解决,将会威胁到市场从红色激光向蓝色激光的过渡过程。
事情原本可以不这样发展。“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 在1905 年就这么说过。而在2 000多年前,中国哲学家孔子也说过:“温故而知新”。那么,今天的存储先锋们要从过去吸取哪些经验呢?对于新来者,请看看上世纪70 年代中期Betamax 和VHS 的格式大战。看看把DVD-Video 上市期拖延了三四年的那次炫耀与装模作样:首款产品在 1997 年下半年上市,而在1998 年底的圣诞购物季才取得显著的市场成功。或者回顾一下+、- 格式大战,只有那些具有广泛可用性的格式不可知论的通用播放机和录制机获得了开发。
无法妥协的困境
今年二月,Blu-ray与HD-DVD 阵营似乎吸取了历史教训。鉴于很有影响的CES(消费电子展)对两家集团明显不兼容格式的强烈反响,他们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尝试达成一种和解。但到本文发表时为止,看来事情并没有什么进展。Sony Consumer ELECTRONICS(索尼消费电子)总裁Ken Kutaragi 对谈判的评论是已经“结束”了,含Blu-ray的Playstation 3 内定于明年春天上市,而东芝公司总裁Tadashi Okamura 则称:“我们实际上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即双方的商品都上架出售。但市场不会让这种状况持续太久”。
Blu-ray支持者继续宣扬自己的革命性技术:每层的存储容量达到25GB。而HD-DVD则反驳说自己革命性方法能达到的每层15GB的容量已经足够使用,特别是它在媒体环境中还与今天DVD的兼容性,他们相信,兼容性可以加快现有光盘制造向下一代技术转换的速度,同时能将转换成本降至最低。五月底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 Media-Tech Expo大会成了双方大肆争斗发布新闻的场所:东芝公司推出了一个3层45GB容量的HD-DVD,它已接近了竞争对手的双层容量,而Blu-ray支持者TDK公司则用四层、100GB容量的原型机作回应。不到三周后,日立-万胜(Hitachi-Maxell)公司与威宝(Verbatim)公司宣布量产一次性写入的15GB HD DVD-R。今夏的这番争斗是去年12 月东芝公司与Memory-Tech推出双层媒体的继续,用户可以在普通DVD 播放机和下一代HD-DVD播放机上播放它,这样,就可以在既有播放机上看标准清晰度的电影,而在新型HD-DVD 播放机上看高清晰电影。在此消息宣布三周后,JVC公司作出了反应,它推出了一种33.5GB的光盘,其中包括一个25GB的Blu-ray层和一个8.5GB的双层DVD。
所有这些关于下一代光盘的争论都是针对消费市场的。蓝色激光存储已经进入量产,虽然还只是面向高端应用。例如,TDK公司 正在交付一种23.3GB的卡盒,号称每光头的传输速率达72Mbps,用于索尼公司的 XDCAM 专业光盘系统。相反,威宝(Verbatim)公司则提供30GB的 UDO(超高密度光盘)媒体,根据OPTICAL Storage Manager TIM Clatterbuck 的说法,初始用途是光盘库,以及法律、金融、保健与政府应用的专业台式系统。惠普公司、Plasmon公司与索尼公司一起开发了 UDO,索尼后来重新转向关注Blu-ray。Ecma 国际公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等标准机构已经批准了 UDO。Clatterbuck 称:“一次写入的UDO 媒体有50 年的数据寿命。对于渐进性工作和需要更新的文件,威宝公司的可重写UDO 媒体能提供超过1 万次的直接写入”(见附文“数据寿命”)。威宝公司亦称正在开发下一代60GB(单面)和 120GB(双面)的UDO 媒体。
如果我们将DVD 历史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南,则下一代蓝色激光媒体的主流应用估计会是视频捕捉和播放,至少是在其早期阶段。最近刚收购了Roxio公司的Sonic Solutions公司是Cyberlink、InterVideo、Ulead 等公司的竞争者,该公司正忙于为消费用户和专业用户准备下一代软件,从事着下一代光媒体及其相关的音频、视频编解码器及DRM(数字版权管理)机制的工作。Jim Taylor 是DVD 论坛FAQ 的维护人,也是DVD Demystified 的作者,Sonic Solutions 公司ADVANCEDTECHNOLOGYGroup 的总经理,他说:“在消费者节目创建层面上仍缺乏统一性,”这是因为Blu-ray与HD-DVD 的冲突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但这对他的公司的命运“不会有大的影响”。
但是,Blu-ray与 DH-DVD 的容量对于今天 miniDV 摄像机产生的标准清晰度图像显得过于夸张,而下一代的HDV 摄像机还没有低于1000 美元的界限。Taylor 对于格式混乱对高清晰预制电影市场的影响,以及Sonic 专业工具包的市场都作了预测,他说:“节目制造商会转向任何选定的格式。”他的乐观看法主要来自非常积极地向消费者推销新的设备的硬件供应商,以及力图使自己的格式成为事实的行业标准,因而他们会努力增加产量,降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