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1939年生于哈尔滨。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被誉为“歌王”。

人物简介


李双江,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中国杰出的的男高音歌唱家,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研究生导

  

师,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在新疆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并为影片《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李双江在艺术实践中,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在刻苦钻研欧洲传统美声唱法的同时,他又大量地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保持民族风格。
在中国歌坛上,李双江堪称一代歌王。他的代表作《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吧,妈妈》《延安颂》《船工号子》《打靶归来》等优秀歌曲,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中国家喻户晓,广泛流传。

个人生活

母子情深


李双江是家喻户晓,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也是有名的大孝子。他对母亲的孝顺,以及母亲对他的巨大支持,都是非常动人的亲情故事。在多个场合,李双江都谈到过:“是妈妈把我引领进歌唱之路,并教会了我做人。”
可怜天下母亲心
李双江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有十几个兄弟姐妹。李双江从小就显露出唱歌的天赋,7岁时就在电台录音,当时的哈尔滨人都知道有一个会唱歌的小男孩。
李双江回忆当年的情形说:那时我们家没有收音机,爸爸就向邻居借了一个收音机,放在家里最高的地方,让左邻右舍都能听到我唱的歌。当我的歌声从收音机里飘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他们没想到我唱歌唱得这么好。妈妈却躲在一边直抹眼泪,为我高兴得哭了起来。
妈妈尽管没念过几天书,但她却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我高中毕业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哈尔滨医科大学。但是从小我就爱唱歌,钟爱音乐,心里一直怀着当歌唱家的愿望。走进哈尔滨医科大学不到3个月,中央音乐学院来招生,我就想报名。我父亲是老观念,认为学医才是孩子的择业之首,说唱歌是“开口饭,下九流”,并说我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我的心情很矛盾,想报名却没有勇气。妈妈看透了我的心事,劝我:“你勇敢的报名就可能被录取,如果连名都不报,那就是零。”于是我报了名,决定考中央音乐学院。
快要考试时,妈妈给我做了一套黑色的列宁装,小直领,小袖扣,再扎一个小皮带,很帅气的。按说应该配双皮鞋,但是家境不好,买不起皮鞋,这我已经很知足了。妈妈又连夜为我赶制了一双千层底的布鞋。第二天早

  

上我去考试,妈妈像往常一样为全家煮了一锅大碴子,就是东北的玉米粥。吃饭的时候,弟弟在我的碗里挑出一根红肠,就是哈尔滨粗粗的、很香的那种纯肉的肠子。弟弟嚷嚷开了:“妈妈偏心!”妈妈赶紧把红肠掰成两段,给我和弟弟一人一段,妈妈含着眼泪对弟弟说:“不是妈妈偏心,你哥哥光吃大碴子粥,没有力气考试唱歌啊。”
我怕泥土路弄脏了妈妈新做的布鞋,没舍得穿,光着脚走了十几里路去考试。赶到考场,脚都磨破了。我找了个地方洗了洗脚,穿上鞋应试,一口气唱了十五六首歌。我居然被当场录取,并且看我家庭困难,每月发给我13.5元的奖学金。
1959年,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离开妈妈,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远行,这一年我18岁。靠每月13元的助学金生活,没有路费,四年才回一次家,春节也是在北京的校园里度过的。假期里,我非常想家,躺在床上将家里的人轮换着想一遍。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妈妈了。我想起了她做饭、洗衣、缝补时认认真真的样子,想起她在院子里利用太阳光晒一盆水,拿出那把木柄的老剃刀轮流着给我们兄弟五个剃光头的情景,哥五个满院跑,怕剃头,她就给我们唱歌,讲故事……但是,怎么也想不起妈妈睡觉的样子,在我18岁以前的记忆中,没有妈妈睡觉的记忆。我的心里纳闷,想不通为什么。真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回家向妈妈问个明白。突然间,我明白了,每天我们都睡下了,妈妈要给我们洗呀弄呀,准备第二天的饭菜。早晨我们还在睡梦中,她却起来忙乎开了。
妈妈给儿子写歌
1963年,李双江大学毕业后,去了新疆。1973年,被调回北京,在总政歌舞团工作。吃住条件好些了,他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尽快把母亲从哈尔滨接到自己的身边来享福。为了办理母亲的户口手续,李双江向有关部门跑了十几趟。一年半后,母亲终于来到了李双江的身边。经过十多年的分离和思念,母子俩又团聚了,此后再也没有分开过,又度过了二十七年的幸福时光。
从新疆调回北京之后,既是李双江和母亲相依为命,尽享亲情的日子,也是李双江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可以这样说,李双江的每一首新歌的孕育和歌唱成功都与母亲息息相关,都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李双江说,回到北京,我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特别是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间,我不断地琢磨新歌。而妈妈是我的第一位听众,更是第一位评论员。妈妈也总能用劳动人民最纯正的眼光和最朴素的审美方式作出评价。每当新歌一脱手,我就说:“妈,唱给您听听吧。”妈妈认真地坐在那里,专注的目光看着我,从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我能分辨得出这首歌的优劣。妈妈说:“我听懂啦!”这首歌我就可以拿出来唱了;妈妈说:“这首歌土不土、洋不洋的,我不喜欢!”这首歌,我就不唱了。
我第一次给妈妈唱《再见吧,妈妈》这首歌时,妈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这首歌真好,别说是亲娘,就是后妈听了也会感动!”这首歌正如妈妈预言的那样,唱到了广大听众的心坎里。后来每次唱起这首歌,我几乎都要哭一回,因为好像妈妈就在我身旁,含着泪对我说着什么……
翻开《想起周总理纺线线》的歌谱,词作者中的宋德贤,就是李双江的亲娘。词曲都写好了之后,李双江对词中的一句“周总理纺的线,又匀又细白个生生真好看”不理解,怎么也唱不出感觉。母亲就跟他模仿这句陕北话怎么说,还给李双江表演了纺线的动作,帮他找感觉。结果,这首歌的亮点就是这句“周总理纺的线,又匀又细白个生生真好看。”
让李双江至今津津乐道的,还有《北京颂歌》。开始唱这首歌时,李双江老唱不出感情,比较平淡。母亲认为听起来总有干巴巴的感觉,没有歌词表达的那种味道。李双江一时也找不出原因。母亲就鼓励他说:“儿啊,这是首好歌,我听得懂。我提个建议,你到天安门广场上去看看太阳怎么升起的,到底是什么样,也许你看了那个情景,就知道该怎么唱了。”李双江那时候住在海淀区万寿寺,离天安门广场有15公里远。为了赶在日出之前到达广场,李双江4点多钟就起了床,骑着一辆自行车摸黑上路了。赶到天安门广场,当看到一轮金光灿灿的旭日在长安街东边天际喷薄而出,将北京城映照得金碧辉煌时,李双江心头一震,在一刹那间领悟了《北京颂歌》的旋律中所包含的壮志豪情。一进家门,李双江就兴奋地像小孩子一样抱住母亲:“娘,我找到唱这首歌的感觉了!”娘一笑:“你还没吃早饭呢,娘给你煮面条去!”
“妈妈今年八十八,儿子心中一朵花”
“妈妈今年八十八,儿子心中一朵花。”这是李双江常常对人说的一句话。只要一谈到老妈妈,李双江心里

  

就顿生敬仰之情。熟悉李双江的人都知道,李双江是个大孝子。二十七年如一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孝敬母亲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梦鸽说:“双江老师对母亲健康的关注非常令人感动,母亲哪怕打一个喷嚏,都会引起他的注意。”
李双江为了让母亲高兴,带着母亲走了很多地方。李双江这边挎着水壶,那边挎着吃的,不顾大艺术家的身份,背着老母亲到处走,上火车下火车,上飞机下飞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路上李双江累的腿都软了,可他就是不让母亲从背上下来。走着走着,李双江感觉到脖子里湿漉漉的,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的眼泪一滴一滴掉到了他的脖子里。母亲为儿子的孝顺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李双江说:“娘啊,儿子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这是天经地义。娘为我们儿女的成长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儿子现在有条件带着您跑一跑,我很珍惜这种幸福。”李双江讲起这个几乎泣不成声……
有一次,李双江到新疆演出,看到有一种进口的移动式扶手十分精巧,很适合老年人使用,他就买了一个,千里迢迢地带回北京。老母亲有了这个扶手,散步、上厕所都方便多了。
每天中午李双江都要看着母亲睡一会儿觉,认真地目睹一下母亲睡觉时的样子。母亲睡得很安祥,他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母亲有个头疼脑热,他就心急如焚,背着母亲上下四层楼,到卫生所去看病。
每当双休日或节假日,李双江就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室外或到附近的紫竹院公园散心,呼吸新鲜空气;每次下班或演出回来,不论多晚,李双江都要到母亲房间去看一眼。如果母亲未睡,他就端一盆温水给母亲泡脚、揉脚,按摩头部、肩膀,讲一些高兴的话给母亲听。享受属于他们母子二人的亲情世界。年复一年,李双江从未间断过。
母亲八十岁那一年患了重病。李双江内心感到非常痛苦,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母亲多活个十年八年的。1996年,八十八岁高龄的宋德贤老人离开了人世。李双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真的让母亲多活了八年。
李双江说,自从1995年10月2日妈妈走后,我们的交流方式就改变了,只能是隔三差五地去看望妈妈,站在她的坟前,我自言自语地向妈妈倾诉着……想起妈妈,我的眼泪就无法控制,思念之苦无时无刻地萦绕在心头……如今,我在舞台、屏幕上仍不断地歌唱。生我养我培育我的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没有这个第一位的忠实观众,我一下子就感到缺少了太多太多。冥冥之中的亲娘,您可知道,四儿双江在想您,在呼唤您!妈妈!
孝敬父母的人,心地一定很善良,对朋友往往也不差。生活中的李双江对人忠厚,颇有侠义之风。朋友有困难他经常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一个家在昆明的业余画家想在北京办画展,苦于经费紧张,找到李双江,李双江和他素不相识,看他有困难,当即拿出钱来为他办了画展;团里有个歌唱演员要办独唱晚会,经济上有困难,李双江知道后,拿出自己出版录像带的钱资助她;青年作曲家士心病逝前有个心愿,想出版一个作品集,李双江知道后,又慷慨解囊帮助他实现了愿望……
对母亲、对同志、对朋友的爱,体现了李双江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1-3]
家庭故事
李双江前妻丁英,与李双江育有一子,名为李贺。现任妻子梦鸽,1966年出生。1988年,梦鸽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90年10月20日,他们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

婚姻故事


1988年,我(梦鸽)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一天,李双江的学生介绍我去听他的课,说他讲得很好。我去了。一进去,满满一屋子的人,双江正在听学生唱歌。他们唱完了,我走上前去,充满崇敬地对双江说:李老师,我唱一支歌给你听听。双江略略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嘉许的神情。于是我唱了起来。刚唱完,李双江就带头鼓起掌来。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或许是那天唱歌让双江对我有了特别的印象,他开始对我挺关心的,上完课经常去看看我,还邀我一块吃饭。后来他的同事就开始给我们撮合,他们总跟我说双江挺好的,挺不容易的。开始我觉得对我来说跟他在一起是特别天方夜谭的事。因为他那么有名,而且又是一个年尊的人。可以说那时候我对他的感情里更多的是敬重。
1989年我和双江去了青岛,那儿有个歌咏比赛,我们去当评委。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崂山,其他人都在前面走,我们俩在后面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了,伸出双手,冲这蓝天高喊:老天爷作证,我要娶梦鸽!他当时那个样子特可爱,像小孩似的。我也没当真,觉得他在闹这玩吧。但我一直都记得这一幕,那是他第一次跟我这么说。从青岛回来以后,获奖歌手和我们到九寨沟去玩。不幸的是,下雨而导致了泥石流塌方,我们被拦在山路上,情况特别危险,我们的车一过去,啪,泥石流就落到车的后面了,如果晚一点,我们的车就被埋在里头了。紧急关头大家一起手拉手往山下走,双江紧紧地牵着我的手,生怕我摔了,掉到山下面去。我们慢慢地走,他的手牵着我的手,一刻都没松开。我们整整两天都被困在山上。慢慢地,大家看出了双江对我的好,大家都很理解我们。等我们死里逃生下了山的时候,大家都默认了我们的关系,跟我们一起度过这场劫难的朋友都特别羡慕我们,说我们是患难之交,有着生死之缘。
我第一次去他家,一看,吃了一惊。他的家比他说的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脏极了。房间里什么值钱的都没有。两把藤椅,一架钢琴,一个书柜还是木工自己做的那种,就是简单地钉了几个格子。窗帘一半的环子都掉下来,床上是东北人用的那种格子被单,都是他妈妈给他打了补丁的,床底下满是鞋,脏东西到处都是。他妈妈跟他住在一起,但毕竟岁数大了,快80岁了,也顾不上他。
我进去了以后就赶紧收拾。我买了好多粉色的纱布,然后到隔壁家借了台缝纫机,我将纱布缝成一片一片的长的形状,然后我在墙顶上挂了一圈铁丝,上面有环子,就像窗帘似的,纱布一拉上,整个房间就弥漫在一片粉红色的氛围里,特温馨。桌子也铺上粉色的布,窗帘也是粉色的。哪个时候都是合成革的,铺上一层,就很漂亮了。后来,我又找了几个朋友,把他家全部重新粉刷一新,卧室还是用粉色的纱布包着,那时候才刚时兴涂料,我就用浅绿色的涂料,把客厅刷成浅绿色的。双江演出回来以后,看到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说:这是我家吗?他妈妈也特别高兴。
1990年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可以结婚了。在这以前他经常向我表达要我嫁给他,他会让我幸福,会让我

  近期照片[4]

很稳定,会照顾我。他的表达很简单实在,却击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从此我可以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不会去流浪了。
人家往往误会我,觉得我图他的荣华富贵。其实恰恰相反,哪个时候他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发行几百万张唱片,也没有版费的,就给了他几张唱片。那时候演出一场才几毛钱,最多一场十块钱。但是我觉得即使他不是很有钱也没关系,对我来说,他的存在就是财富,我就有饭吃。
1990年10月20日,我们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婚后,我一边安心工作,一边照料着家庭。我想,既然结了婚,就要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让他过上好日子。

儿子事件


2011年9月6日晚,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有人被打,民警立即前往处置,并将打人者带回审查:苏某,男,某校高三学生;李某,男,学生,对他人进行殴打并损坏他人机动车,苏某、李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李某是李双江、梦鸽夫妇之子。[5-6]

照片曝光


近日,由相声演员牛群当年为做节目在李双江家拍摄的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对于片中李双江趴在地上让儿子李天一双脚踩着玩耍、骑大马的情景,被冠以“宠爱孩子”的标签,引发网友争议。“哪个孩子小时候没有骑过老爸的脖子呢?”此外,随后还有一段李天一与其朋友张光亿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爱在北京”——假日歌友会的视频。两人均为90后,这场歌友会有李双江、梦鸽夫妇、郁钧剑、魏金、吕薇等音乐名家出席,为两人助阵。
在视频中,李双江趴在地上,母亲梦鸽则把怀抱中的李天一放在李双江背上,爸爸幸福地给儿子当大马骑。李天一小时候嘴很甜,据李双江说,“他经常打电话说,爸爸辛苦!我听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此外,儿子爱唱歌,李双江就给儿子办了歌友会,还请来郁钧剑、吕薇等好友捧场。该歌友会是李天一2011年暑假时在北京举办的,当时15岁(亦有网友质疑李天一的真实年龄为21岁,未证实)。当时,李天一、张光亿除演唱了《爱之初体验》、《爱我别走》、《你是我的朋友》、《安妮》等,还演唱了《喀秋莎》、《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名曲,李天一还自弹自唱了其父李双江的拿手歌、素有中国小夜曲之称的《草原之夜》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友会由李天一父母的多年好友阚丽君担当嘉宾主持。
演出间隙,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互动说,“李天一的爸爸是谁?妈妈是谁?梦鸽又是谁呢?是当年在中国歌舞团学习声乐的时候,我的宿舍她是经常来的小丫头。”然后指着李天一说,“今天再站到这里,看看这是谁?他的公子啊,几岁啦?”“15岁。”“很帅很帅的,而且是在国外留学,回来度假。”歌友会在李双江带领大家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激昂歌声中结束。对于儿子开歌友会的举动,父亲李双江则表示:“他现在声音还不成熟、开演唱会还太早。”母亲梦鸽说:“支持孩子的爱好,小孩还小,但儿子和同学提出开,作为家长还是支持的,就叫歌友会吧,以歌会友,朋友聚聚。”
对于在李天一幼年视频中,李双江宠爱儿子,趴在地上让儿子双脚踩着玩耍的情景,有网友表示“太过夸张”,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理解,天伦之乐,何宠之有?从中看到全是李双江夫妇对孩子的爱和亲情,如今李天一变成这样令人惋惜。“哪个孩子小时候没有骑过老爸的脖子呢?这个骑跨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爱子之心,我老爸以前也这样。把这件事拿出来是过了点。”“我觉得没什么!这不是一回事,孩子气的童年谁没这样玩过!不要过度渲染!”央视主播张泉灵也批评网站曝光的视频说:“编辑同学,你可能年轻没有孩子,或者你已经不记得你那么小的时候了。希望你做别的节目不是这样的逻辑。”[7]

相关信息


据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中午12点53分报道,海淀警方今日发来最新消息称,打人的苏某和李某已经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刑拘。此前,媒体称李某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 报道称2011年9月6日21时许,海淀公安分局接警称,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有人被打,接警后,分局民警立即前往处置,并将打人者带回审查,经民警连夜工作,查明:苏某,男,1993年7月出生,本市人,某校高三学生;李某,男,1996年4月出生,本市人,学生,对他人进行殴打并损坏他人机动车的犯罪事实,苏某、李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另经民警工作查明,案发时,苏某驾驶的奥迪车悬挂车牌号码系山西省某司法机关一车辆所有,案发时,该车及该车牌均在山西,可以认定的是,苏某车牌号系伪造,从李某驾驶车辆起获的枪状物,经鉴定为塑料玩具枪。北京市公安机关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北京是首善之区,更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的尊严,任何人违法犯罪均要追究责任。其子改名后涉嫌轮奸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今天就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强奸女子一事进行了通报。警方透露,2013年2月19日,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轮奸。接警后,分局立即开展工作,于2月20日,将涉案人员李某等五人抓获,现该五人因涉嫌强奸罪被事拘留。此前,22日上午,有媒体从业人员“王丰-SCMP”爆料,一名叫“李冠丰”(原名:李天一)的年轻男子被警方以涉嫌轮奸刑事拘留。李双江之子原名李天一,出生于1996年4月,父母系知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2011年9月,时年15岁的李天一,无照驾驶一辆宝马汽车,和同伴苏楠在北京海淀西山华府小区门前殴打一对夫妇,并损毁他人机动车辆。此后,李双江亲自出山与受伤夫妇会面,双方达成和解。而因李天一尚未成年,故因寻衅滋事罪被政府收容教养一年,并于2012年9月获释[8]
李双江的儿子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成长分为阶段性,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看孩子的长期发展。如果我们有长期发展的眼光,就会用另外一种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成就和能力,他有这些成绩是因为努力付出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在他这个成就之外,让他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的孩子,以至少了一份对自我认知的了解。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一定要以一个常态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不管表现是否优秀。孩子有了优点的时候,要鼓励孩子胜不骄,如果孩子没发展好,可以让他慢慢来。如果孩子有了成绩,我们告诉他,我们还要去完善社会、人际互动、情商品格方面的地方,而不是为所欲为,没有边界了。
孩子的家庭教育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引领者,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呢?引领要有底线和度,如果这个度拿捏不好,有时会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而现在李某就是太没规则了,他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在帮他收尾,去承担责任。尊重和规则应该是并行的,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是需要父母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的。李某现在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没有给到足够的引导。
李双江的儿子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成长分为阶段性,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看孩子的长期发展。如果我们有长期发展的眼光,就会用另外一种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成就和能力,他有这些成绩是因为努力付出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在他这个成就之外,让他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的孩子,以至少了一份对自我认知的了解。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一定要以一个常态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不管表现是否优秀。孩子有了优点的时候,要鼓励孩子胜不骄,如果孩子没发展好,可以让他慢慢来。如果孩子有了成绩,我们告诉他,我们还要去完善社会、人际互动、情商品格方面的地方,而不是为所欲为,没有边界了。
孩子的家庭教育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引领者,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呢?引领要有底线和度,如果这个度拿捏不好,有时会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而现在李某就是太没规则了,他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在帮他收尾,去承担责任。尊重和规则应该是并行的,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是需要父母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的。李某现在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没有给到足够的引导。[9]

社会活动


爱心捐助

出席活动(20张)1946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李双江教授的家乡黑龙江哈尔滨,由那时起,他就对人民这个神圣的字眼充满感情。因为他从文艺战士那里学会了第一首歌曲《放羊山歌》,唱出的是人民的心声,这首歌还在哈尔滨电台播出,也是他第一次为人民演唱,在人民助学金的资助下,他这个穷孩子最后又读完了中央音乐学院,直至成长为一名解放军的文艺战士。他不但用50年优美动听的歌喉回报人民,而且还以各种方式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情。将近10年,他年年拿出六七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2007年又向新疆捐资20万元修建“希望小学”;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他是最早捐助善款的艺术家之一,一次就捐出60万元。

早年经历


  青年李双江

李双江,幼年家庭贫困,但李双江从小热爱艺术,特别是唱歌。少年时的李双江经常在文艺会演中为学校和班级赢得荣誉。小学五年级时曾为哈尔滨市人民广播电台录音。1959年9月李双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读本科,师从喻宜萱、蒋英、沈湘、郭淑珍等等学习声乐。

演艺经历

事件历程


1963年,李双江毕业分配在新疆军区文工团,开始了军旅艺术生涯。
1969年冬,西哈努克访问西北,李双江参加了“文革”以来的首次演出,受到欢迎并得到理解和正确的评价。
1970年,他参加全军兰州片调演,所唱《北京颂歌》和《拉着骆驼送军粮》受到注意。
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从此,他的艺术生命有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开始。
1972年他应邀到北京录音,其中《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等歌曲在全国流行一时。
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红星照我去战斗》的唱片,发行量达300万张,这个数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演唱的中国声乐作品乐于接受并给予承认的验证。

出席活动(13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李双江分别到广西、云南去慰问演出。他深深地为年轻战士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一曲《再见吧,妈妈》和《怀念战友》掀动亿万军民的心潮,成为举国上下家喻户晓老幼皆能唱的时代歌曲。
1981年1月,李双江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音乐界和各界朋友的关注,这是“文革”以后我军独唱演员第一次举行的个人音乐会。
1994年被任命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

经历详述


1963年毕业后,李双江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同年李双江随新疆歌舞团赴越南访问演出,凭借《解放南方》这首歌获得优秀歌手奖,并且由中国唱片社和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唱片《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春风吹遍黎明的家乡》在中国广为流行。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双江经历了他歌唱事业中的低潮。他遭到批斗,腰部受伤,曾赴北京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结识了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二人成为挚友。文革结束后,李双江重新回到歌坛继续演出。1971年李双江调入总政歌舞团。1972年他演唱的《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等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流行。1973年李双江录制了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这张唱片的发行量达到了300万张,创下了当时中国大陆歌手唱片发行量的记录。
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李双江赴广西、云南等地慰问演出,这期间他演唱的《再见吧,妈妈》和《怀念战友》成为中国大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歌曲。1981年1月,李双江在北京举办了文革以后中国军队当中独唱演员举办的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中国各界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李双江撰写的《我是怎样唱高音的》声乐讲座广播稿曾在中央电台和全国多个省市电台播出,在中国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双江演唱歌曲选》成为当年的音乐畅销书。
在三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双江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在刻苦钻研欧洲传统美声唱法的同时,他又大量地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保持民族风格。特别是在新疆的十年中,李双江长期生活在部队战士和少数民族群众中间,深受十几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哺育和熏陶,对他后来的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他的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其代表作《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等被专家们称为“声乐艺术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主要作品

作品概述


演唱曲目有:新疆民歌《阿拉尔汗》《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利亚》,四川民歌《黄杨扁担》及《北京颂歌》《延安颂》《八十书怀》《船工号子》《草原之夜》。并创作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

  

吧,妈妈》等。曾为《闪闪的红星》《枫》《梅花巾》《旋涡里的歌》三十余部故事片和《飞向太平洋》《漫游柴达木》等二十余部纪录片配唱。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和第二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录有《歌魂——记李双江和他的妈妈》《美好的赞歌》《士兵情怀》等3部李双江专题片。出版发行了《中国男高音李双江的歌》(4集)和镭射唱盘(两张)。还多次为电视台举办独唱音乐会。出版有专辑《李双江演唱歌曲集锦》。

音乐作品


热门歌曲



01.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02. 延安颂
03. 草原之夜
04. 船工号子

05. 达坂城的姑娘
06. 草原之夜
07. 船工号子
08. 船工号子

09. 草原之夜
10. 达坂城的姑娘


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来自

专辑


显示方式:专辑列表 | 专辑详情
专辑名称 发行时间 语言 试听专辑 详情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之李双江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北京颂歌

春晚作品


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李双江(1987年)

  李双江


歌曲《中国龙》李双江(1988年)
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李双江等(1997年)
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李双江(1998年)

荣誉记录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李

  李双江

双江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多年在舞台上担任独唱工作,为中国军旅声乐学派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懈努力。197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军旅音乐的演唱、教学和研究工作,四次荣立三等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率领全系师生创建的“红星音乐坛”声乐表演教学模式,荣获1997年全军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筹建了第一个军旅音乐研究机构——军旅音乐研究所。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等多家报刊和杂志发表论文40

  李双江

余篇,其中论文《我是怎样唱高音的》被译成四种文字发表。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分别举行过个人独唱音乐会。主编《李双江歌曲选》《军歌大全》《军旅音乐文献库》《解放军音乐史》,担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歌曲博览》艺术顾问、《中外流行音乐歌曲1000首》顾问。首唱《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打个胜仗笑哈哈》《北京颂歌》《船工号子》等歌曲,并在全国广为传诵,激励了几代人的情怀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电视《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获首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发行380万张,《李双江歌曲集锦》全球发行120万套,CD《李双江全集》发行40万套,荣获1999年国际音乐盛典“终身成就奖”,2005年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
孝心荣誉

  李双江与母亲

2008年第二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李双江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孝敬老人开始。只有孝敬老人内心才是和谐的,平和的,温馨的。

人物评价

演唱评价


李双江是上世纪中国最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以成名曲目众多,演唱技巧高超,情感表达准确,而在中国歌坛独树一帜。
翻开《李双江演唱歌曲选》,有一百二十首歌曲入选。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歌曲选,选录的双江演唱的歌曲,至少有160支歌曲指名道姓地表明由双江演唱,这在他同时代的歌唱家中绝无仅有。(据他自己说,他演唱过的歌曲有千首)培出高徒周发猛等一大批歌唱家,为我党我军我国声乐界的泰斗人物。
1985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1949-1984年群众歌曲200首,李双江有《牧马之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吧,妈妈》《想起周总理纺线线》《船工号子》《人家的船儿桨成双》《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七首歌曲入选,为男歌唱家之最。在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世纪经典》唱片集中,李双江的《船工号子》《再见吧,妈妈》《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草原之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颂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里》等十首歌曲入选,远远超过排行第二的蒋大为的6首。由此可见,双江演唱的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得到了市场和权威部门的认可。从双江演唱的歌曲,曲调和音域来看,F调最多,通常的音域为低音5--高音3。也就是C调中的1--高音6,也有用同音域唱到G调、降A调、A调和降B调。换句话说,双江的歌大部分都能唱到A2,也有部分唱到B2甚至C3以上的。双江演唱的歌曲最

  

常用的音域在12度,有些作品唱到了两个八度音,如《彭总千秋留英名》。这和同时代的男高音歌唱家演唱歌曲十度音域和高音大都落在F2-G2相比明显技高一筹。虽然有些人认为唱到B2甚至C3并不难,但是要把B2、C3唱到作品中,唱到成名代表作,这需要何等高超的技巧和魄力!
有时双江为了达到演出效果,经常把歌曲原调提升1-3度、其中最典型的是他的代表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歌的原唱是游国屏用F调,但双江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HighC上,大大提升了歌曲内涵。还有《北京颂歌》原调是F调,双江用降A调演唱后,使其最高音落在了C3上,使整首歌顿时亮了起来。此外双江演唱的《延安颂》,原调是C调,双江却用F调演唱。《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原调是F调,双江却用降B调演唱,这样,大大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演唱难度。
据《李双江演唱歌曲选》及其他一些歌选和声像资料显示,在统计的130首歌曲中,双江唱到C3及以上的歌曲至少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颂歌》《冰凉的小手》《船工号子》《人家的船儿桨成双》《槐花几时开》《柴堆上火焰熊熊》《祖国永远是春天》《我爱这小小的工棚》《牧马之歌》《打虎上山》等十余首,你去看看一般的歌唱家成名作,最高者能落在A2已不错了。此外双江还有大量的歌曲唱到B2,如《美好的赞歌》《战士歌唱毛主席》《八十书怀》《延安颂》《理想是不灭的火光》《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嘉陵江上》《歌唱白云山》《边疆战士心里甜》《做个战士多么荣光》《我从台湾来》、《我的歌飞过太平洋》《彩霞映山河》《美丽的果子沟》《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八一大天亮》《可爱的延安》《军帽上的红星哪里来》《家乡的红叶》等二十几首。当然双江演唱到的A2的歌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几首歌是

  

《红星照我去战斗》《再见吧,妈妈》《草原之夜》《骑马挎枪走天下》《党的心战士的心》《怀念战友》《拉着骆驼送军粮》《我爱公社新一代》《森林之歌》《姊妹花》《这里是我的故乡》《青春青春你飘向哪里》等。
作为一名抒情男高音,双江在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何时用滑音,何时用气声,何时通过美声唱法使高音出现金子般的闪亮,何时利用民歌唱法表达歌曲的情趣,何时通过眼神、手势、姿态表达作品的内涵是双江演唱艺术的又一个特点。这一点在中国歌坛除郭兰英、李谷一以外,男声部无人可及。
“一手伸向西洋,一手伸向民族民间”,这是李双江教授50年艺术实践的理论结晶。他对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训练把握娴熟,修养深厚,他在民族民间艺术的海洋中沉浸已久,出神入化,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方法,则是他对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他的演唱风格鲜明,柔中见刚,情随声起,疾徐有致,余音绕梁,不愧是民族声乐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每次他登台高歌,总能获得最热烈的掌声;每次与他同行,我也总能看到老中青几代观众将他团团围住,与他交谈,请他签名,而他永远都是热情相待,报之以亲切的问候。1994年,他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至今,15年中将自己的艺术实践转化为教学实践,创建了“红星音乐坛”教学模式,训练、演唱、素养培育,台上台下,合为一体,相互促动,一大批优秀的表演人才从此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屡获殊荣,成为文艺舞台的中坚力量。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军旅音乐研究所,编纂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等巨著,为军旅音乐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李双江在中国歌坛上,堪称一代歌王。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广播媒介。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清新、明亮、抒情,一扫“样板”之风,一经传播,很快流行。李双江的男高音是国内外闻名的,尤其是他的高音C,明亮、清澈、浑厚,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有国外媒体称李双江“是严谨的技巧的表现,是炽热情感的交流,风格高雅,多彩多姿,其高音像海浪涛涛,低音的叙述又像花间潺潺流水,令人陶醉。”

“战士歌手”


李双江一直说自己是一名“战士歌手”,这也的确是他歌唱生涯的真实写照。1963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1973年调入总政歌舞团,1994年又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其间还曾当过骑兵、运输兵、炊事兵,从来没有离开过军队。他人在军队,心也在兵营,情更系战士。在新疆,他每天与战士生活在一起;在总政歌舞团,他坚持年年进哨所,下海防,走边关,最多时达到一年为兵演出300场的记录;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他每年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仍坚持为兵演出60多场。2002年,他率领学员登上帕米尔高原慰问红其拉甫哨所的战士;2007年,又带领弟子在新疆边陲军营举办8场音乐会。看着他欢快的身影,听着那动人的歌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官兵无不为之动容,“老李”“大哥”“双江”,是官兵们对他的亲切称呼。

时代歌者


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港台流行音乐席卷神州大地。不过,内地也一直有不少优秀的流行音乐(那时叫“通俗歌曲”)歌唱家,他们的唱法更多传承民歌和美声的唱法,再加入流行音乐的气声演绎,形成一种自成一派的唱腔,歌曲题词也以歌颂祖国、生活和朴素的感情为主,其中,李双江和李谷一的作品是最为传唱的。 
出身于部队的李双江唱歌带有典型军人的风范,军歌般嘹亮的嗓音、对军旅题材的抒情,不过他在处理很多民歌时还是用了很细腻的方法,如《草原之夜》等,即使是唱赞歌类题材,他也能把握好尺度,非常人性化。
这张由中国唱片社在1983年出版的《风帆》黑胶堪称李双江的歌唱艺术精品,歌曲的编排也很有特色,A面是中国内地的民歌,用了李双江独特的风格演绎,散发悠远的意味,如《黄杨扁担》《达坂城的姑娘》;B面是外国的歌剧和民谣,如《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加入了中国化的创新。最值得一提的是收录了李双江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再见吧,妈妈》,战士对母亲的情意真挚动人。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李双江个人资料

李双江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LiShuangJiang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