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291年―?),一名杨娘,字淑贤
[1]
,广汉郡郪县(今四川三台县)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李毅之女,西晋时期女将领。
李秀出身官宦世家,有才能智慧。初随父亲在军中,因擅长骑射、兵法,在军中颇有威望。后嫁汉嘉太守王载为妻,并在其军中任参军。
光熙元年(305年),其父李毅因孤立无援,平叛未果而病逝。李毅死后,宁州官员认为李秀精明通达,有其父风范,于是推举她管理宁州事务。李秀受任后,奖励战士,日穿甲胄,身先士卒,多次击败叛军,使宁州转危为安。
李秀在宁州任职三年,使境内“州民安肃,海内清晏”,所统五十八部夷族皆摄服,因此深得百姓拥戴。由于李秀的作为,被后世百姓尊为神,更被历朝统治者所神化。隋朝时封镇靖夫人;唐朝时封镇靖明惠夫人,后改封忠烈明惠夫人。
李秀家世背景
李秀,广汉郡郪县(今四川三台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李秀的曾祖父李朝,官至梁州别驾从事;祖父李旦,官至光禄郎中、主事
[2]
;父亲李毅,官至南夷校尉、宁州刺史。李秀有才能和智慧,长期跟随父亲在军中,她擅长骑射深谙兵法,因此在军中颇有威望。
[1]
后来嫁给汉嘉太守、新都人王载为妻
[3]
,并在王载军中担任参军。
李秀管理宁州
太安元年(302年),当时李秀的父亲李毅担任南夷校尉,持节统兵镇守南中,统领夷族五十八个部落。
[1]
当时建宁郡的世家大族李睿、毛诜驱逐建宁太守许俊,朱提郡的世家大族李猛驱逐朱提太守雍约来响应流民首领李特的起义,各自拥有数万人。李毅率军讨伐并诛杀毛诜、李猛等人。同年十一月十一日,朝廷重新设置宁州(治所滇池县,今云南省晋宁县晋城镇西部),以李毅担任宁州刺史。
[1]
[4]
太安二年(303年),毛诜死后,李睿投奔五苓夷人的统帅于陵丞,于陵丞便到李毅那里替李睿说情请命,李毅表明同意。不久,李毅诱杀李睿,从而激化民族矛盾,埋下战争隐患。
[1]
于陵丞对此非常恼怒,于是带领各夷人部落造反,攻打李毅。
[5]
当时宁州连续数年发生灾荒,爆发流行性传染病,死亡人数多达十万。五苓夷人强盛,宁州军队屡次失败。官吏百姓很多都流亡到交州,夷人趁机包围宁州城。当时李毅身患疾病不能督战,救援的道路已断绝,李毅于是给朝廷上疏求援,但朝廷没有答复。光熙元年(305年),李毅的儿子、李秀的兄弟李钊从洛阳前来探视李毅,李钊还没有到,李毅便因病情加重去世。
[6]
[1]
李毅死后,晋军节节败退,于陵丞军直逼宁州城下,将州城团团围困,此时宁州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也无主帅,形势万分危急。宁州官员们认为李秀精明通达,具有其父李毅的风范,于是推举李秀来管理宁州事务,并指挥守城作战。李秀受任于危难之中,但仍能镇定自若。李秀悉心军事,奖励将士,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率领军民环城固守等待援军,齐心合力共渡难关。城中粮食吃光,就烧鼠拔草作为食物。虽然如此,但李秀防务仍不稍懈怠,她亲自披甲上阵,瞅准机会带兵出击以忧乱敌阵。他们从围城敌人那里,多次获取军需物品及粮草,改善城内军民生活,稳定军心民心。由于李秀身先士卒亲自督战,大大鼓舞城中士气。经两军反复较量,李秀终于扭转败局,使于陵丞兵败逃走,宁州城转危为安。
[7]
[1]
李秀李钊接替
晋惠帝司马衷闻知此事,下诏任命李秀为宁州刺史、南夷校尉,佩有其亲的虎符,统领五十八部夷族。李秀在任职宁州刺史期间,能做到“州民安肃,海内清晏”,所统领五十八部夷族受到摄服,深得百姓拥戴。
[1]
永嘉元年(307年),李钊来到宁州,宁州官员们便推举李钊接替李秀管理宁州事务
[8]
,李秀先后一共管理宁州三年。
[9]
不久,朝廷命交州出兵救援李钊,交州刺史吾彦派其子吾咨前往救援李钊。
[10]
永嘉四年(310年),王逊担任宁州刺史,表奏李钊任朱提太守。当时宁州外受成汉逼迫,内有夷人强盗,城邑荒丘废墟。王逊于是召集流民,予以安抚,数年之间,宁州辖境重新安定。王逊诛杀不守法律的十多家豪族大户,并消灭五苓夷人,宁州内外都受到震慑而归服。
[11]
李秀在宁州任职期间,能做到“州民安肃,海内清晏”,所统领五十八部夷族都很摄服,很得百姓的拥戴。
[1]
李秀总评
李秀有才能智慧
[3]
,精明通达,擅长骑射深谙兵法,很有其父李毅的风范
[7]
,所以在军中颇有威望。在宁州危难之时,李秀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国家建立功勋,成为千古巾帼英雄。
[1]
李秀历代评价
常璩《华阳国志》:“有才智。”
[12]
司马光《资治通鉴》:“毅女秀,明达有父风。”
[13]
蔡东藩《两晋演义》:“弘父子以保境成名,尚有李氏兄妹,亦力捍宁州,乱世未尝无人,在朝廷之用与不用耳。但李秀一女子身,竟能誓众御夷,食尽不变,七尺须眉,能无愧死,此本回之所以大书特书也。”
[14]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即位后,爨宏达从长安回云南,统兵镇宁州城,被反唐群夷所围困。爨氏到李秀祠庙祈祷致祭,要求女神护佑。适逢是夜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爨宏达借机出击,围城军队被击溃。于是爨氏就把这次解围,归功于女将军李秀显灵。将此事奏于朝廷,唐高祖下诏封李秀为 “镇靖明惠夫人”。
[1]
由于李秀在宁州的突出作为,被后世尊奉为神灵般的人物。传说李秀死后,“百姓哀号,若丧考妣,相与立庙,四时致祭”。
[1]
李秀被百姓尊奉为神,更被历朝统治者所神化。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封李秀为“镇靖夫人”,从而提高李秀的知名度。
[1]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封李秀为 “镇靖明惠夫人”。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唐玄宗李隆基有感于李秀的英烈,改封李秀为“忠烈明惠夫人”。并下诏修 “忠烈庙”,御赐匾额于李秀祠庙前,在庙前建石坊,此时的李秀祠庙,应是云南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
[1]
元至顺二年(1335年),重修李秀祠庙,太常博士贾贲撰文,并立碑刻石于李秀祠庙前。时至今日,李秀代父守宁州城的事,在民间还广为留传。
[1]
曾祖父:李朝,官至梁州别驾从事。
[2]
祖父:李旦,官至光禄郎中、主事。
[2]
父亲:李毅,官至南夷校尉、宁州刺史。
[12]
兄弟:李钊
[6]
,官至朱提太守。
[11]
丈夫:王载,新都人,官至汉嘉太守。
[12]
参考资料1.
云南晋代女将军李秀事迹考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02]2.
《华阳国志·卷十一》:李毅,字允刚,广汉郪人也。祖父朝,字伟南,州别驾从事。父旦,字钦宗,光禄郎中、主事。3.
《华阳国志·卷十一》:毅女秀,适汉嘉太守新都王载,有才智。4.
《资治通鉴·卷八十四》:建宁大姓李睿、毛诜遂太守杜俊,朱提大姓李猛逐太守雍约,以应特,众各数万。南夷校尉李毅讨破之,斩诜;李猛奉笺降,而辞意不逊,毅诱而杀之。冬,十一月,丙戌,复置宁州,以毅为刺史。5.
《资治通鉴·卷八十五》:毛诜之死也,李睿奔五苓夷帅于陵丞,于陵丞诣李毅为睿请命,毅许之。睿至,毅杀之。于陵丞怒,帅诸夷反攻毅。6.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苓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夷遂围州城。李毅疾病,救援路绝,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若不垂矜恤,乞降大使,及臣尚存,加臣重辟;若臣已死,陈尸为戮。"朝廷不报,积数年,子钊自洛往省之,未至,毅卒。7.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毅女秀,明达有父风,众推秀领宁州事。秀奖厉战士,婴城固守。城中粮尽,炙鼠拔草而食之。伺夷稍怠,辄出兵掩击,破之。8.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李钊至宁州,州人奉钊领州事。9.
《华阳国志·卷十一》:父亡后,州文武推领州三年。10.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仍诏交州出兵救李钊。交州刺史吾彦遣其子咨将兵救之。11.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是岁,宁州刺史王逊到官,表李钊为朱提太守。时宁州外逼于成,内有夷寇,城邑丘墟。逊恶衣菜食,招集离散,劳徕不倦,数年之间,州境复安。诛豪右不奉法者十馀家;以五苓夷昔为乱首,击灭之,内外震服。12.
《华阳国志·卷十一》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10-30]13.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4-11]14.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