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1923年11月20日—2014年3月4日),原名翟秀华,生于河南郑州。曾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在延安饰演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是中国文艺史首个“白毛女”。在长影担任译制片导演期间,执导译制《好兵帅克》《舞台生涯》等。还是长影著名导演王家乙的夫人。
2014年3月4日凌晨1:50,长影著名译制片导演林白在长春去世,享年90岁。
1938年,年仅15岁原名翟秀华的林白,从河南洛阳女子中学毕业,来到陕西洛川抗大随营学校学习,并在学校里主演了话剧《洛痕》,于不经意间开启了一生的艺术探求。来到了黄河之滨的延安,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先后在戏剧系、戏剧音乐系学习4年。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应延安剧协之邀,在《日出》中扮演小东西。
1944年,作为鲁艺实验剧团的一名演员,她参演了后来影响巨大的歌剧《白毛女》,扮演“喜儿”,成为中国舞台上第一位“白毛女”。
1945年,她被调入东北联合大学文工团,1947年又来到长影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和艺术研究员等职。
1946年,林白随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和华北联大组成的东北文工一团、二团等百余人,在团长吕骥、张庚的带领下,辗转数月,来到哈尔滨演出《白毛女》,立即引起轰动,并持续数月。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白毛女》歌剧中扮演喜儿的主角也几易其人,从王昆到郭兰英,再到彭丽媛,三代“喜儿”各有千秋,而林白日渐步入幕后,铸就了此后译制片导演的桂冠。
1953年开始译制片导演的工作。当时长影译制片厂主要以译制前苏联和东欧影片而著称,林白先后译制了《海军上将乌沙可夫
》《金童》《好兵帅克》《天堂里的笑声》《三妯娌》《夜袭机场》《舞台生涯》《春香传》等影片,其中《好兵帅克》《天堂里的笑声》影响很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长影已颇具规模的译制片室缩编为译制组,林白于困境中担任组长。直至1977年,中国电影再次迎来了新的春天,从前禁止放映的和人们不敢放映的译制片重新登上银幕,林白也因此重获艺术新生,执导译制了《小贝尼》、《三妯娌》、《第26个画面里的占领》、《夜袭机场》、《侦察英雄》等一系列国外经典影片。
1979年,她译制导演了卓别林的著名电影《舞台生涯》,该片令她获得了1980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1983年译导的影片《金牌》,再次荣获文化部年度优秀译制片奖。说到此次获得长白山文艺奖,林老觉得很高兴,她认为,这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奖项,也是属于长影、属于长影译制片的荣誉,她希望长影能够延续光荣的译制片历史,在新时期探索和寻找新的译制片之路。
2014年3月4日凌晨1时50分,长影著名译制片导演林白在长春去世,享年90岁。
丈夫:王家乙(中国电影导演)
2008年获颁第九届吉林长白山文艺奖成就奖:为中国译制片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林白老人荣获成就奖。
个人角色
话剧:《洛痕》 | 1938年 |
《日出》 | 1939年 |
《白毛女》 | 1944年 |
个人执导
《海军上将乌沙可夫》 | 《金童》 |
《好兵帅克》 | 《天堂里的笑声》 |
《三妯娌》 | 《春香传》 |
《夜袭机场》 | 《舞台生涯》 |
《小贝尼》 | 《三妯娌》 |
《第26个画面里的占领》 | 《侦察英雄》 |
《夜袭机场》 | 《舞台生涯》 |
在长影集团官方微博上,远在海南的长影著名电影艺术家、全国著名书法家姚俊卿托人发来短信寄托哀思,“惊闻噩耗传来,痛心不已,我又失去一位知心老友,我在长影工作期间,与家乙导演及林白二位合作多部戏,至今物是人非。悼念林白老姐姐,永垂青史,千古不朽!”
此外不少文化人、影人、普通影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
著名影评人史航说,“天堂里的笑声!好兵帅克!长译特别牛的两个译制片精品。从小喜欢到大,现在也常听它的电影录音剪辑。佩服林老太太,悼念林老太太,林老太太,真的谢谢你”。
导演顾晶表示“林白阿姨走好,天堂有电影”。很多网友用“林奶奶走好”来悼念这位老艺术家。
4日凌晨,老一代电影艺术家、舞台上第一位“白毛女”林白在长春逝世,享年90岁。林白曾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在延安饰演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是中国文艺史首个“白毛女”。在长影担任译制片导演期间,执导译制《好兵帅克》《舞台生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