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男,1927年7月7日生于湖北省应城市巡检乡彭畈村。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土壤肥料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土壤肥力、微量元素及旱作土壤培肥研究。早期进行了石灰性土壤施用氮磷化肥与栽培、轮作配合等方面的试验。对地下肥水资源进行分区与开发利用,倡导施用微肥,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发展与综合治理开发的战略设想。另有四川省自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中文名:
彭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7年7月7日
出生地:
湖北省应城市巡检乡彭畈村
职称: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彭琳人物简介
播报
彭琳,男,字本琳,号念祖,村人叫念伢,中国土壤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壤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
彭琳人物生平
播报
1929年7月7日生于湖北省应城市巡检乡彭畈村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随父念书,1945年考入应城县初级中学,后考入湖北省立汉阳高级中学学习。1949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与有关院系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1953年秋华业于该院,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同年8-11月到东北进行森林土壤调查。1954年到陕西省绥德县,在辛店进行水土保持定位研究。1955年到陕西省武功县杨陵镇,在土壤研究所下设的黄土试验站工作。1955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筹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彭琳由东南繁华大都市南京调到西北偏僻小镇杨陵镇,无怨无悔,在这个小镇工作40多年。
彭琳很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他曾进行科普讲座40多场,编写科普文章多篇。
简历:
1949-1952年 在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52-1953年 在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并毕业于该院。
1953-1955年 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5-1963年 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3-1980年 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0-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彭琳研究方向
播报
先后从事旱地培肥和作物丰产研究,绿肥调查研究和地下肥水资源分区与开发利用研究;黄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条件与施肥技术研究;稀土肥与微肥研究及微肥推广;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及粮食产量潜势及人口容量研究等。
彭琳深感进行旱地土壤养分与培肥施肥研究必须开展轮作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该项研究中的部分试验已进行15年。
彭琳技术成就
播报
1935年至1956年20多年间,科技人员在石灰性土壤上进行不少磷肥试验,约有2/3~3/4不表现肥效,并推断这类土壤“磷质并不缺乏”,或者将施磷无效归结为石灰性土壤中钙对磷的固定,提倡将过磷酸钙与厩肥制成粒肥施入。彭琳于1955年至1958年在杨陵旱地石灰性土壤的试验表明,磷肥肥效十分显著,并且证实磷肥制成颗粒施用与等量粉状磷肥的肥效十分接近。在国内首次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过磷酸钙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过磷酸钙不必制成粒肥施用。磷肥在大面积施用中,也有少数地块施用磷肥肥效不显著。为此彭琳做了机理研究,认为这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有效磷含量高,则肥效不显。他还证明,磷肥与氮肥配施,作物的吸磷量及磷肥利用率均随氮肥用量加大而提高,称之为“磷配氮,氮促磷”效应,或“施氮促磷”效应。试验还发现磷肥与厩肥配施可发生“替代”效应,因此,长期大量施用厩肥或其他有机肥的地块施用磷肥往往不增产。长期以来有关丘陵旱坡地土壤氮素供应与氮肥肥效问题很少有人研究,彭琳于1956-1957年在陕西省绥德县试验发现,黄绵土供氮能力很低,年供氮量只能满足作物正常需要量的1/5左右。他在“陕北坡地耕种土壤施用矿质氮肥的初步研究”和“陕北黑垆土型熟化土与关中古耕普通黑褐土上冬小麦肥料试验初步报告”中肯定了坡地施用氮肥的效果,从而打破了丘陵山区坡地从不施用化肥之惯例。认为“陕北坡地耕种土壤所含氮量远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氮素流失与淋失。他研究发现,在地势宽阔平缓、潜水径流滞缓、上覆土层或岩层渗透性良好、下伏砂砾层位埋藏较深、隔水层位和潜水水位埋藏深度适中地段,淋失下渗的硝态氮则存藏于地下水中(俗称肥水或地下肥水),当其含量超过15毫克/升时,用于灌溉有明显效果。据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肥水存藏丰富,彭琳对其进行了分区评价,发表有关论文4篇,“肥水”专著1部,并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和1979年陕西省科技成果奖。
彭琳于1976-1991年主持了“黄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条件与施肥技术”研究,应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及农业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黄土高原微量营养元素—土壤一植物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养分数量分布、形态转化、富集残留及其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转、营养作用与毒害效应;提出了微肥使用的有效条件及技术要点。有效条件是:(1)有效态微量养分低于临界值的缺素土壤;(2)微量养分与常量养分比例失衡的土壤;(3)丧失熟化层的生土;(4)植株微量养分特别是活性养分含量过低的缺素植物;(5)对微量养分施用反应敏感的植物;(6)中低产农田。技术要点是:“五防”,即微肥浸种拌种防过量;叶面喷洒防失时;施入土壤防固定;多种微肥混施防“拮抗效应”;污水灌区施用防叠加污染。并通过研究制定出适用于黄土高原以至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区的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分级指标与缺素临界值,指出黄土高原约有1/2~2/3的土壤缺锌、硼、锰、铜、钼,1/10~1/5的土壤缺铁。1982年本项研究成果在西北累计推广微肥面积4488万公顷,增产粮食150 吨,新增产值7.48亿元。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4年编入《农业获奖科技成果汇编》向全国推广,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向国内外介绍。此外,彭琳还与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研制出铜—酵母粉猪饲料添加剂,产品销售20余个省、区,并获陕西省1993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0年代起,彭琳开始研究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消长趋势,发现黄土高原土壤氮库入不敷出,并且旱作土壤养分含量大多低于灌溉土壤。在气候干旱和土壤侵蚀严重地区养分含量更低。彭琳的研究证明,在一定降水条件下,通过施肥培肥,旱地生产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旱地培肥措施主要有:夏闲深耕、豆茬轮作和重施厩肥。配合施用化肥是进一步提高塿土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彭琳认为,旱地土壤培肥的现代技术主要是:化肥与专用肥结合、少耕免耕与覆盖栽培结合、碳三作物与碳四作物轮作。他先后发表了“旱地土壤培肥原理与实践”、“黄土区旱作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等论文21篇。彭琳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协作进行的“2000年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预测研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1983年度农业技术改进三等奖。
彭琳于1986年至1990年参加并主持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的专题研究,他以生态学与农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地区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经济发展条件、农林牧业生产水平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发展与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战略。即发展“两环”;整治“两区”。所谓“两环”指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周边,内环为沿区内陇海、同蒲、京包、包兰、兰青铁路干线的河谷平原、盆地及其毗邻台塬地区形成一条以生产粮食为主的金色环带;外环为四周的太行山、秦岭、日月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构成一条以林草生产为主的绿色环带,外环成为内环的天然屏障。“两区”是指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中心,长城内侧东南部为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丘陵沟壑区,长城外侧、西北部为以治理土地沙漠化为重点的风沙丘陵区,战略重点是建设两个经济走廊:南部陇海经济走廊为陇海铁路的郑州至兰州段,它是欧亚大陆桥经济比较发达的区间,可建立新技术开发带,出口导向型开发模式;北部河套经济走廊为黄河干流中卫至榆林段向东延伸至大同盆地,它是我国煤炭能源重要基地,可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农业工厂化开发模式。“两环”、“两区”提出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1989年4月21日《内部参考》、5月9日《中国科学报》、5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3日《科技日报》和《人民中国》(日文版)9月号向国内外作了报道。彭琳主编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专著,发表“黄土高原地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与布局”论文5篇。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专题研究及总体方案”,获中国科学院1992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彭琳为受奖者之一。
彭琳思想敏锐,勤奋进取,在研究工作中总是亲自动手,认真负责,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彭琳长年深入农村蹲点开展试验研究,多次对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进行实地考察,吃苦耐劳,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从1953年8月至1989年12月共437个月中就有203个月深入生产第一线蹲点、考察,有些年度在外工作长达3/4以上时间。
彭琳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畏艰难险阻,尽力克服困难,积极完成任务。1976年8月唐山地震后不久,他服从所里领导安排,按时到黄河中游各地进行水平梯田高产稳产调查。在天水调查时遇到松潘地震,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彭琳荣誉
播报
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8年,被评为科学考察先进队员;
1992年,获科技兴陕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彭琳主要论著
播报
1 彭琳,彭祥林等.陕北坡地耕种土壤施用矿质氮肥的初步研究.科学与技术.1958(4):31~35
2 彭琳.古耕普通黑褐土的磷肥肥效问题.土壤通报.1959(2):7~16
3 彭琳参加撰写.小麦的密集和深耕.见:农业丰产研究丛书第1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4 彭琳.小麦丰产问题研究.见:农业丰产研究丛书第4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5 彭琳主编.肥水.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6 彭祥林,彭琳,白志坚等.关中地区地下肥水资源分区评价.土壤.1978(1):21~27
7 彭琳,彭祥林,李继云等.黄土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和增产效果.中国农业科学.1978(3):65~67
8 彭琳,彭祥林,李鼎新等.塿土的锌肥肥效和磷锌关系.土壤学报.1980,17(1):62~68
9 彭琳,彭祥林,李鼎新等.黄土区土壤有效铜的含量和铜肥肥效的初步研究.见:中国科学院微量元素学术交流会汇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90~193
10 彭琳,彭祥林,卢宗凡.娄土旱地土壤硝态氮季节性变化与夏季休闲的培肥增产作用.土壤学报.1981,18(3):212~222
11 彭琳,彭祥林.娄土旱地轮作中氮素循环初探.土壤.1981,13(5):182~185
12 彭琳,彭祥林,余存祖等.黄土区土壤微量养分含量与分区以及微肥施用前景.土壤通报.1982(5):26~28
13 彭琳.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生产与合理布局.人民黄河.1982(9):6~9
14 彭琳,彭祥林,余存祖等.黄土地区土壤中锌的含量分布、锌肥肥效及其有效施用条件.土壤学报.1983,20(4):361~372
15 彭琳.黄土地区旱作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1983 (6):5~10
16 彭琳,彭祥林,余存祖.黄土区有机肥与配施效果.土壤肥料.1983 (5):14~15
17 彭琳,彭祥林,余存祖.氮锌配合施用的效果及其对土壤作物氮素营养的影响.土壤通报.1984,15(2):73~75
18 彭琳,彭祥林.旱地小麦磷肥适宜用量.见: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2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3~69
19 彭琳,余存祖,张卫.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中土壤氮库的储量、流量及其消长趋势.农村生态环境.1988(4):13~16
20 彭琳,彭祥林.黄土地区土壤中磷的含量分布、形成转化与磷肥合理施用.土壤学报.1989,26(4):344~352
21 彭琳,余存祖,冉勇.黄土高原地区土壤锌状况与锌肥施用的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增刊):52~57
22 彭琳,彭祥麟,刘玉民等.发展“两环”整治“两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开发总体构思.水土保持通报.1989,9(3):1~7
23 彭琳.多角发展产业导向建设经济走廊—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探索.水土保持学报.1989,3(4):1~7
24 彭琳.黄土高原地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与布局.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9期.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4~69
25 彭琳.旱地土壤培肥原理与实践.山西农业科学.1990(5):30~33
26 彭琳.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与合理布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7 彭琳.黄土旱原粮食高产记录及其启示.国土开发与整治.1993,3(1):54~59
28彭琳,余存祖,戴鸣钧等.土壤作物微量养分含量与营养诊断指标.见: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2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0~80
29 彭琳.陕西省粮食持续发展与提高化肥生产效率.见:民以食为天一陕西省农业(粮食)发展综合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