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出席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颁奖典礼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闽西山区。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诗集
|
《双桅船》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82年
|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2年
|
《会唱歌的鸢尾花》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86年
|
《始祖鸟》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1991年
|
散文集
|
《心烟》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88年
|
《秋天的情绪》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1993年
|
《硬骨凌霄》
| 珠海出版社
| 1994年
|
《露珠里的“诗想”》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1998年
|
《预约私奔》
| 台湾九歌出版社
| 1998年
|
《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
| 花城出版社
| 1999年
|
《Hi 十七岁》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年
|
《今夜你有好心情》
| 花城出版社
| 2002年
|
选集
|
《舒婷诗文自选集》
| 漓江出版社
| 1993年
|
《舒婷的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4年
|
《舒婷文集》(三卷)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1997年
|
《当代中国文库精读-舒婷集》
| 香港明报出版公司
| 2000年
|
《致橡树》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03年
|
|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入选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
2008年,获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荣誉。
2012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得主。
2014年5月29日至30日,包括舒婷等作家应邀到泗阳采风创作。
在泗阳期间,十作家与当地文学爱好者互动交流,
参与“泗阳县文学院”揭牌仪式,并为该县《林中凤凰》杂志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泗阳重视培植文学新人,全县文学创作队伍逾200人,当地作家张荣超作品《家殇》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笔名的由来:舒
舒婷
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她哥哥是“书”字辈。《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她与顾城:她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来怀念顾城和谢烨,记录不少小事。其中有一件事——他们一起在北京吃饭,舒婷请他们吃饭,还请了一帮北京的诗人,但只有顾城抢着付钱,尽管他那时连木耳都养不起。他还帮着过去端盘子,而那帮北京诗人只在一般坐着隐隐地看着。
她与谢烨:当时顾城他们过得不好,她拿了些不穿的时髦衣服送过去,谢烨很喜欢,穿着也总念着。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况军
舒婷的散文叙述轻灵而富有诗意,语言风格机敏、俏皮。——蔡强,张盛爱
舒婷最初一批散文作品是知青时代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如《洁白的祝福》、《梦入何乡》、《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等。不同的是,写那些诗时,舒婷面对紧迫、焦灼的现实压力,而经过时间沉淀,能够比较从容地从往事追怀中提摄更超越具体人事的情思和哲蕴。——蔡强,张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