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背景


姓名:魏翔性别:男民族:汉
学历:研究生学位:经济学博士职称:副教授
出生:1972年8月
职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科研处副处长
学位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概要介绍


主要从事闲暇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学、新兴旅游业态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国际SSCI期刊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经济研究》、《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当代经济科学》、《经济问题探索》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7篇(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出版专著《闲暇经济导论-自由与快乐的经济要义》等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14项。

研究方向


闲暇经济理论、休闲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社会经济学、新兴旅游业态

学术及社会兼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经济学会会员
美国社会经济学学会会员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旅游接待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世界休闲组织(英国)授权会员
国际时间使用研究学会(英国)会员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员
中央电视台CCTV2财经频道特邀顾问
北京市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
北京市旅行社等级评定委员会委员
国际SSCI刊物《Economic Modelling》匿名审稿人
北京大学CCER刊物《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人
旅游卫视特邀评论员

近几年的研究结论


2012年:生活引领经济、闲暇引领未来
连续三年进行北京市“时间使用调查”(TUS),和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国家邮政总局、北京大学合作,进行全球最大经济民意调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分析十万中国人的“休闲版图”,发现或提出:中国人的“休闲病”、“有闲有钱”新阶层、收入-闲暇悖论、“勤劳悖论”、“北欧之谜”等众多涉及生活经济的问题。
观点:与其放眼制度变迁,不如探析生活方式改变,对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重大机理。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改变,是改变发展方式的微观基础和源头之源。用模型和数据显示,生活方式和内容,对经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闲暇经济,通过平衡工作和休闲,探析的是“效率的源泉在哪里”“创新的原动力在哪里”,“创造中国”如何走向“效率中国”,“创新中国”和“快乐中国”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是闲暇经济理论。
本年度,在闲暇与内生增长以及幸福感的关系上,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框架。
2011年:闲暇促进效率
利用OECD经济体3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表明:闲暇效应对经济产出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忽略该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效率都会被低估。
2010年:闲暇抑制中国增长
对中国20年的计量分析显示,闲暇时间的增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微弱的负作用。
2009年:闲暇政策和内生增长、富强之谜
总结了“工作-闲暇平衡”理论,阐述发达国家通过什么样的政策和手段来使国民的工作和休闲生活平衡起来,以增进总体福利、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阐述了从工业社会到闲暇经济社会的条件和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性质不但和生产及技术有关,而且会越来越受到闲暇选择的影响。将闲暇的互补效应和闲暇的替代效应同时引入卢卡斯模型和(带人力资本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计算后发现,引入闲暇选择及其互补效应后,经济增长最终会收敛。但和新古典的收敛不同的是:由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包含了体现“自由与快乐”的闲暇变量,因此这种收敛是一种“个体出于效用最大化目的、自动放弃持续增长”的主动选择,而新古典收敛是源于要素积累报酬递减的被动选择。
为何某些国家“又富又强”、某些国家“强而不富”?为何在生产和收入分配的交叉领域中会存在勤奋工作却收入增长乏力,甚至处于低收入水平的阶层?通过解析闲暇微观效应,我们回答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中国基于闲暇经济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做了100个家庭的北京市国民时间使用调查,分析结论是:
(1)个体差异决定闲暇时间的利用;
(2)照顾家人的时间对幸福感影响很大;
(3)有效消费仍不足;
(4)休闲消费层次较低、质量不高。
2008年:弹性工作制
对弹性工作制做了系统综述,指出,弹性工作制是解决中国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很好的可选项。对闲暇经济理论也做了系统综述。
对2008年第一个新的“五一”旅游季做了调查,发现,我国集中休假期的旅游尚不和谐,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寻求休闲幸福的要求。
利用系统论中的阶跃函数,在数学上更为严格地证明了伯川徳悖论的局限性。
2007年:闲暇影响消费和效率
传统增长模型主要涉及工作时间内的生产,但闲暇时间不但对工作时间形成替代,其中的活动还对个体素质及其工作效率有互补作用。为此,可用“时人均GDP”来衡量经济效率,建立经济效率模型,跨国数据表明:经济效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受教育时间,闲暇时间最初对经济效率有负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利用近20年的OECD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反应,通过积极健康的闲暇安排即可以弥补维持高效率所引致的个体效用损失,还可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中国的实际数据显示,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
2006年:闲暇影响消费和效率
将闲暇时间引入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闲暇时间—效用函数模型。通过对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还处在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工业化社会阶段,但是,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出现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迹象:闲暇时间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已经体现出正的促进作用。
引用21个OECD成员国近20多年来的面板数据研休闲与经济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具体求解到经济体的最优休闲时间。由此说明,可以通过对休闲时间的合理调整与管理来达成最理想的经济效率。
2005年:闲暇影响增长
对中国1981-2003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中期,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截止到2012年3月)


“Modelling Tourism Employment in China”,Tourism Economics(SSCI期刊),已接受,2013年待发表,第一作者。
“Decisiv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the Hotel Industry-An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Game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SSCI期刊),已接受,2013年待发表,第一作者
“经济增长的新机制:闲暇效应、幸福感与经济效率”,《财经研究》(CSSCI),2012(4),第一作者。
“闲暇强化下的经济增长新视角”,《财经科学》(CSSCI),2012(1),第一作者。
“闲暇效应与内生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SSCI和CSCI核心库-C库)ISSN:1000-3894,CN11-1087/F,2012(1),第一作者
“北京春节庙会游客动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1(1),第三作者
“闲暇时间与内生增长”,《合作共赢,共促世界经济繁荣》(论文集,2011年1月,第一作者
“闲暇效应对经济产出和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CSSCI),,2011(1),第一作者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Leisure Time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 Neoclassic Growth Model”,《Tourism Analysis》,2010,Vol. 15, Number 6:663-672,第一作者(与HAILIN QU and EMILY MA合作)
“2009年度北京市国民时间使用调查BTUS年度锁链报告”,《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0》,2010年10月,旅游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
“有闲而有钱,无为而有为-闲暇的经济效应与实证数据”,《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休闲绿皮书,2010年5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独立作者
“迪斯尼VS华侨城”,《管理学家》,2010(11),独立作者
“2008年新‘五一’假期休闲与旅游和谐度调查分析报告”,《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9》,2009年9月,旅游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
“北京乡村旅游创意营销的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中国创意农业(北京)发展论坛.论文集》,第一作者
“关于经济收敛的一个新寓言--引入闲暇后经济性质的改变”,《21世纪技术经济学》(论文集),2009年9月,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全文作者
“休闲时间与经济效率”,《休闲评论》(论文集),2009-1,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
“行业协会的市场作用——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分析”,《财经研究》(CSSCI),2009(5),第二作者
“工业文明、和谐社会与闲暇经济”,《当代经济》(CSSCI),2009(5),第二作者(人大为署名单位)
“工作-闲暇平衡”问题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CSSCI),2009(7),第一作者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Leisure Time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A Neoclassic Growth Model,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otel, Restaurant and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I-CHRIE) Summer Conference,第一作者
Modeling Tourism Employment Growth-An Application in Mainland China,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otel, Restaurant and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I-CHRIE) Summer Conference,29,July- 1,August,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第一作者
Decisiv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Hotel Industry-An Application of the Economic Game Theory,Poster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otel, Restaurant and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I-CHRIE) Summer Conference,第一作者
“关于经济收敛的一个新寓言--引入闲暇后增长性质的改变”,《经济评论》(CSSCI),2009(2),全文作者
“闲暇时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和跨国比较”,《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第六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文集》,2009(1),经济科学出版社,全文作者
“西方弹性工作制研究述评及其新进展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CSSCI),2008(12),全文作者
“2007年北京居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8-9,旅游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维度实证分析和模式创新研究-以我国国有控股垄断性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为例”,《财贸经济》(CSSCI),2008(9),第二作者
“闲暇经济理论综述及最新进展”,《旅游学刊》(CSSCI),2008(4),第一作者
“旅游金融的未来之路”,《经营与管理》(CSSCI),2008(3),第一作者
“对伯川德博弈的正式数学证明与扩展运用”,《经济评论》(CSSCI),2008(1),全文作者
“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财贸经济》(CSSCI),2007(11),第一作者
“经济效率的决定框架:技术、资本与闲暇”、《当代经济科学》(CSSCI),2007(4),第一作者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新增长模型研究”,《当代财经》(CSSCI),2007(9),第一作者
“中国航空公司定价行为的创新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SSCI),2007(1)增刊,全文作者
“资源景区门票的最优价格--基于闲暇约束的博弈模型”,《旅游学刊》(CSSCI),2007(4),第一作者
“Tourism Employment Equation & Tourism Employment Growth model”,第5届亚太旅游教育理事会与第13届亚太旅游协会联合年会论文,2007年5月26日北京亮马河大厦,全文作者
“闲暇时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SSCI和CSCI),2007(2),全文作者;《2006年度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北大光华、经济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全文作者;《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的对上述论坛的综述中被重点题及,全文作者
“休闲时间与经济效率-来自OECD国家的证据”,《南开经济研究》(CSSCI),2006(6),全文作者
“中国旅游就业增长方式研究”,《财经研究》(CSSCI),2006(9),全文作者
“基于闲暇时间-效用函数的居民消费研究--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经济科学》(CSSCI),2006年第4期,全文作者
“基于公共经济学的旅游经济政府规制研究”,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6(2)F9,转载
“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企业价格行为优化度评价”,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6(3)F9,转载
“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6(1)F11,转载
“基于公共经济学的旅游经济政府规制研究”,《经济问题探索》(CSSCI),2005(12),第一作者
“‘春秋’旅游集团战略变更的机会与陷阱”,《集团经济研究》(CSSCI),2005(12),全文作者
“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企业价格行为优化度评价”,《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一般期刊),2005(12),全文作者
“关注闲暇经济学提高人文质量”(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创新与发展转载),《当代经济》(CSSCI),2005(12),全文作者
“战略行为、市场结构与旅游企业动态价格竞争”,《金融经济》(一般期刊),2005(11)期,全文作者
“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财经研究》(CSSCI),2005(10),全文作者
“房车旅游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与战略相互性分析”,《旅游学刊》(CSSCI),2005(5),第一作者
“对旅游目的地短期波动量化测定的探讨”,《统计与决策》(CSSCI),2005(9)期,第一作者
“基于动态战略规划的旅游上市公司战略绩效模型”,《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2004》,2005(9),旅游教育出版社,全文作者
“北京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和发展趋势”,《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05》,2005(5),同心出版社,第二作者
"Market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circumspect and demonstratebefore capital campaign",First Asia 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in Tourism, 2002.5.22,2002(5),香港理工大学,全文作者
"对中国旅行社业的经济分析与再定位",《旅游学刊》(CSSCI),2004(5),第二作者
“快乐经济增长:有闲而有钱”,《中国教育报》,2010-9-13理论版(第四版),独立作者
“被误读的国民休闲”,《中国经营报》,2009-3-30,第A11版,全文作者
“关于奥运、经济与旅游的争论”,《旅游中国》,2008(7),全文作者
“闲暇并非免费的午餐”,SOHU旅游频道转载
“日本为何不是高效率国家”,中国证券报,2006-11-28 ,A20理论版,全文作者
“调整闲暇时间分布拉动消费马车”,中国证券报,2006-10-19 ,A17版,第一作者
“要挣钱还是要休闲”,《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2006-9-6,A11版,全文作者
“央行加息,旅游加速”,《中国旅游报》,2005-4-18,第7版,第一作者
“财富第五波,创生新机会”,《证券日报》,2005-5-15,D3版(创业周刊),第一作者
“旅游巨头战略转型,产业进入深度整合”,《证券日报》,2005-5-15,D3版(创业周刊),第一作者
"旅游新概念:房车旅游",《中国旅游报》,2003-12-5,第7版,全文作者
"高弹性产业如何保持弹性?",《中国经营报》,2003-6-26,全文作者
"'相濡以墨'不如'退而结网':从'春秋'结盟F1看旅行社分工体系的演进,《经济观察报》, 2003-4-7,第E1版, 全文作者
"苹果告诉你:燃油价格涨,旅游怎么做?",《中国旅游报》,2003-3-24,第5版,全文作者
"饭店咨询业路在何方:"经营创新与模式建立并重",《中国旅游报》,2002-10-23,第10版,全文作者
"丰收的悖论:旅行社旺季不赚钱",《中国旅游报》,2002-10-14第7版,全文作者
"债权式重组:铁路局内旅行社重组的新方式",《中国旅游报》,2002-5-21,第7版,全文作者

专著


《休闲经济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ISBN 978-7-303-14117-3,
《闲暇经济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ISBN:978-7-5095-2648-4
《闲暇经济导论-自由与快乐的经济要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ISBN: 978-7-310-03185-6
《中国休闲地产:运营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ISBN:978-7-5136-0239-6

主持的学术课题


2011.1-2011.12,校级项目:“科研种子计划项目”
2011.1-2011.7,省部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1
2011.1-2011.12,地厅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休闲游环境下的北京散客接待电子信息系统研究,SM201110031006
2011.1-2011.12,地厅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二外非实体研究中心,闲暇视角下的效率经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PXM2011-014221-113529
2010.9-2012.12,国家级: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国民休闲基本状况与提升生活质量问题研究,10CGL036
2010.1-2010.7,省部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0
2010.1-2011.12,校级:2010年教育教学项目,教材-休闲经济管理:旅游管理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2009jg10
2010.1-2010.12,校级:2010科研项目,闲暇效应视野下的经济效率差异研究,
2009.4-2010.4,省部级: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闲暇质量、幸福感与经济效率:理论模型与跨国实证:09TAAG007
2008.1-2009.4,省部级: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9,09AfJG317
2009.1-2009.12,地厅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经济效率的决定框架-基于闲暇的增长模型及其实证研究,SM20090031006
2009.1-2009.12,地厅级:北京市教委-市属市管高等学校,“2009年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2007.1-2007.12,地厅级:北京市委组织部2007年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D类,闲暇时间及闲暇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20061D0500800172
2006.1-2006.12,校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论文类重点项目,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跨国比较研究
另:主持各省市自治区的商业课题20多项。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魏翔个人资料

魏翔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WeiXiang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