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鹏,男,(1902~2005),汉族,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人,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顾问。成都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杨天鹏,男,(1902~2005),汉族,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人,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顾问。成都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杨老自幼习医,1922年和1926年先后拜名师周云武和刘元福,兼攻中医骨科及少林武术,同时随师上山采药,为民众医治伤叛乱。经过多年的艰苦学习与实践,为他后来的骨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他正式出师开始行医,曾先后到过内江、自贡、江津、遵义、合江、泸州、重庆、宜宾、江安、打鼓、新场、赤水等地,足迹遍布四川,救死扶伤无数。杨老为人忠厚,而且非常注重医德修养。他常说:作为一名好医生,应该做到“精”与“诚”。精,就是对医术的精益示精;诚,就是以诚心待人,以诚心待病人,不能以其地位高低、衣着华朴、关系亲疏来区分贵贱,而要一视同仁,要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在他医治的病员中,大多为船夫、车夫、挑脚夫赞美上层人物。杨老不仅能精心施治,而且对一些无钱付医药费的穷苦人给予免费,甚至有的还馈送路费。因而他的声誉日增,赢得了广大病员的钦佩和崇敬。
1940年,他在自贡开设了“天元堂”诊所,1943年在成才开设了“天元堂”诊所(现下东大街73号),1948年他将“天元堂”诊所无私重新扩大,修建成面积约100m3的三层楼房。1956年杨老参加了“成都卫生工作协会”,并将自己的“天元堂”诊所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政府,更名为“成都市东城区下骨科联合诊所”,并担任所长。1964年该诊所发展成为“成都市东城区骨科医院”。1982年更名为“成都骨科医院”。
他曾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及东城区的先进工作者,还被选为成都市东场面第四、五届人大代表,成都市东城区政协常委、委员等职。1985年5月成都市卫生局授予他“成都市名老中医”称号。1989年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
杨老广学博采,勇于探索。他每到一处,必拜方当地名医,请示指点教诲。他先后参拜师傅20余人,从中精取各家之长,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党说:“井淘三遍出好水,人投九师技艺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研博究,不谋得失”。
杨老常以“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格言来要示弟子们。他说:临诊看病,既要敢想敢做,当机立断;又要小心谨慎,周密思考;既要灵活多变,又不墨守成规;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主观武断。这些具有创见性的辨证思想,使后学获益良多。他亲手培养的30多名弟子,分布在四川各地,有的从事临床,有的从事教学,有的从事医院领导工作,都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对他的学生弟子们既爱护,又严格要求,他要求学生做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既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又要对病人有屿心,还要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医疗作风。他的一呼一吸都与病员息息相关,竭尽全力挽救病人 是他一生的全部乐趣,就连他在60年代身陷逆境遭到迫害时,仍然不辍地为病人疗伤祛疾。
杨老虽已逾古稀之年,但他仍在为中医骨科事业的发展而操劳。1982年6月成都市成立中医骨科学会,他被推选为学会常委。他先后参加了在长沙、武汉、石家庄、洛阳、西安、无锡、渡口、乐山、宜宾、成都等地举行的全国和省、市级学术会议,在大会上作了言传与示范相结合的交流。在四川省第三次骨科学术研讨会上,他无私地将自己的秘方“虎穴散”献了出来,受到与会者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另外,他还先后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作有“理盘手法应用心理”,“肩周炎的治疗经验”,“胸部伤盘的治疗经验”等。
由于他有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探索,使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杨老对疑难生症颇有研究,尤其对老年性关节病委有研究,他常说:“人老先从关节老,无事蹬脚三百腿”,“男子以精为贵,女子以血为主”。实为他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总结之精髓。
在用药方面,他不拘泥于骨折的初、口、后三其的治疗常规,更强调“治损重的固肾”,“温养方能通痹”,“通窍当从风治”,“活血尤重行气”。认为内外兼治是加速患者生理机能得到迅速改善和调节生长的必要手段,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所以极其重视补肝肾与培补脾土。采用医患协作,借力发挥之法来七治筋伤与骨折。在手法的应用上,则要求手法熟练、刚柔相济。他创有独特的理筋手法,如“八安分折法”、“近节牵抖法”、“四指拨络汉”等。在骨折的整复方面,主张一次性整复成功,这样既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可防止反复性整复造成愈合后的功能障碍或畸形等。
杨老一生勇于探索,坚持实践第一,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几十年来,不知挽救了多少病了的伤残乃至生命,他崇高的医德、卓越的学识、精湛的医术,深深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也受到他的同事、学生患者的崇敬与爱戴。而今杨老已年届百岁,但他仍雄心不泯,壮心不已。1998年在他的倡导下,成都成立了全国独有“杨天鹏长寿研究所”,志在长寿问题上,再创奇迹。我们衷心地祝福他度过百岁大者,更期待着他度过“天年”(120岁)的寿诞!
成都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他曾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及东城区的先进工作者,还被选为成都市东场面第四、五届人大代表,成都市东城区政协常委、委员等职;成都中医骨科学会常委。1985年5月成都市卫生局授予他“成都市名老中医”称号。1989年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
他还先后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作有“理盘手法应用心理”,“肩周炎的治疗经验”,“胸部伤盘的治疗经验”等。 杨老对疑难生症颇有研究,尤其对老年性关节病委有研究,他常说:“人老先从关节老,无事蹬脚三百腿”,“男子以精为贵,女子以血为主”。实为他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总结之精髓。 在用药方面,他不拘泥于骨折的初、口、后三其的治疗常规,更强调“治损重的固肾”,“温养方能通痹”,“通窍当从风治”,“活血尤重行气”。认为内外兼治是加速患者生理机能得到迅速改善和调节生长的必要手段,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所以极其重视补肝肾与培补脾土。采用医患协作,借力发挥之法来七治筋伤与骨折。在手法的应用上,则要求手法熟练、刚柔相济。他创有独特的理筋手法,如“八安分折法”、“近节牵抖法”、“四指拨络汉”等。在骨折的整复方面,主张一次性整复成功,这样既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可防止反复性整复造成愈合后的功能障碍或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