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佑福(1927年一2013年1月16日),寿字辈女相声演员,4岁登台,曾与刘宝瑞、马三立等诸多名家合作,后与马三立的叔伯兄弟马四立结为夫妻,在天津各地书场、茶社演出。

解放后,与王家琪搭档,在和平区曲艺杂技团工作多年。耄耋之年,两次登台,为她的艺术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佑福,寿字辈女相声演员,4岁登台,曾与刘宝瑞、马三立等诸多名家合作,后与马三立的叔伯兄弟马四立结为夫妻,在天津各地书场、茶社演出。解放后,与王家琪搭档,在和平区曲艺杂技团工作多年。耄耋之年,两次登台,为她的艺术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作品:相声《打灯谜》、《白吃猴》、《什么都要》、《警民一家》等。


马四立,著名评书艺人。马家最早从艺的人是马老的祖父马诚方,评书艺人,善说《水浒》,这一点马老在他的《艺海漂萍录》中有过记载。

中文名:于佑福

别名:于老姑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7年3月

    逝世日期:2013年1月16日

    职业:相声演员

    代表作品:相声《打灯谜》、《白吃猴》、《什么都要》、《警民一家》等

    主要成就:女相声演员的代表人物

    师承:高德明

于佑福演艺经历

1931年起,于佑福同家人合作表演相声,并曾和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合作。1937年起在天津河西谦德庄元合茶社同刘宝瑞先生等合作演出。1939年起,同郭瑞林先生(郭荣起先生的父亲)合作演出。1944年起,在天津南市东兴市场、连兴茶社和阎笑儒、回婉华等同台,亦捧亦逗。

1940年,于佑福与刘宝瑞、刘连升、刘玉凤、杨文华、马桂元等一起在天津市河西区谦德庄元合茶社演出。

1949年,于佑福与闫笑儒、回婉华、王家琪、班德贵等一起在天津东兴市场连记茶社演出,既捧也逗。

1952年,进入天津新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1953年在天津和平曲艺杂技团任队长兼演员,为王家琪老师捧哏,在劝业场、天外天、燕乐等戏院演出。1954年拜高德明先生为师。尤擅捧哏,代表作:《警民一家》《打灯谜》《什么都要》等。

1953年,于佑福拜高德明为师,同年,进入天津市新成立的和平区曲艺杂技团。

1977年,于佑福在天津市实验曲艺团工作,直至1982年退休。

2009年,她在大金台相声茶馆参加陈鸣志相声专场,表演了竹板书小段《十不足》和数来宝《长征》的片段。

2011年,她以85岁高龄参加在谦祥益文苑举办的“原生态相声专场”,与90岁的南京相声名家张永熙合作,表演了《上海话》。

2013年,1月16日,于佑福因病在津逝世,享年86岁。

2013年,1月18日,于佑福安葬在天津市永安公墓。 

于佑福人物生平

四岁学艺 十二岁养家

于佑福出生在相声家庭,从小接触相声,就爱上了相声。她4岁登台,12岁养家。到后来不能演出,退休了,还每天在家听相声。谈起生活,老人说:“在家基本没什么事,1993年腿摔坏后,就哪儿也不愿意去,就喜欢每天听听相声,我有这个瘾啊。”

与马三立演《报菜名》

“那时候‘鸟市’的园子很多,除了说相声,还有玩杂耍、拉洋片的。我渐渐长大了,也是在鸟市演出。园子多,演员也不少。”于佑福回忆,“当时有声远茶社、三友茶社、连兴茶社、金华茶社等。我跟别人搭伴演出,这些园子都去过。连兴茶社是马三立的师弟、师哥们在演,这些都是‘桂’字辈的,包括高桂清、马桂元、刘桂田、赵桂武等人。在声远茶社,有杨少奎、刘奎珍等。那时,我还跟马三立演过一段儿《报菜名》。”

除了鸟市外,天津以前演出的地方还有谦德庄、东兴市场等。“1940年的时候,我与刘宝瑞、刘连升、刘玉凤、杨文华、马桂元等一起在河西区谦德庄元合茶社演出。1949年的时候,在东兴市场连记茶社,我与闫笑儒、回婉华、王家琪、班德贵等一起演,既捧也逗。1952年,天津成立‘相声改进小组’。1953年,我拜高德明老先生为师,同年,进入天津市刚成立的和平区曲艺杂技团演出。1977我开始在‘天津市实验曲艺团’工作,直到1982年退休。”于佑福老人说。

老相声演员也会忘词

回忆说相声的趣事,于老说:“学相声,讲究背词,不过,演员站台上了,真备不住有忘词的时候。”

“相声讲究两个人你捧我逗,你逗我捧,说话得合适、讲究。跟其他工作一样,得细致入微。相声要背词,你上台说得多好,你后面不背词,是不行的。”她回忆,“相声队成立以后,当时的成员有刘文亨、赵心敏、刘玉凤、王家琪等。那时候我一般专给王家琪捧哏,有时候也给别人捧哏。有一次就是给冯宝华捧。这捧哏也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备不住演员忘词。有一回说个段子《白吃猴》,故事讲一个人逮谁吃谁,白吃不给钱。后来,人家干脆就不下馆子吃饭,就在家里吃,意思是躲着他,见不着,他也吃不着了。可是,那天逗哏的说错了词,头一句就是‘人家不在家里吃’,接着又说着‘人家,在家里吃!’把底下的观众给逗乐了,观众都是行家啊。当时,我就拿着把扇子,在他头上打了一下,说‘变味儿了,也不成……’底下的观众都笑了。当然,我也有忘词的时候。那次跟郭荣起的父亲,也就是郭瑞林老先生一起演出《八扇屏》,我逗他捧。我背着背着忘词了。这时候捧哏的也着急啊,他就提醒我,可是,这个是越着急越想不起来,提醒也没用。哎哟,把我急的啊,急得我照着郭老先生的脑袋就打了一扇子,郭老先生跟我也急了‘你忘词了,打我干吗啊?’这句话,底下观众更乐了。”

于佑福人物事迹

示范表演濒危曲种

2009年2月26日,天津相声名家陈鸣志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于佑福表演的竹板书《十不足》受到欢迎。

竹板书是由莲花落发展而来,已经鲜少见于曲坛。李润杰有一段竹板书新作品,名为《苦学创奇迹》,天津电台保留有录音,经常播放。

于佑福表示: “那段竹板书《十不足》是我小时候常听我父亲唱的,也就记得比较实在。”在老人记忆中,她父亲那时候,演唱竹板书的艺人就不多。“这竹板书基本上没有了,不仅仅是竹板书,连太平歌词都很少。只是在相声里有那么几段太平歌词,但是真要单独唱的,很少,几乎没有!唱的太平歌词里,也就《单刀赴会》《酒色财气》这两三段。其他的,人都不会,都接近失传了。过去在河北鸟市演出的杨少奎,他说相声是焦少海的徒弟,他唱太平歌词,还有刘奎珍。不过,都失传了,没有人真正唱了。”

参加原生态相声专场

2011年9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相声专场”在坐落于天津估衣街的谦祥益文苑举行,这场演出备受相声爱好者瞩目  ,一来是由于这场演出的形式本身,二来,则是由于这场演出约请的演员均为年过七旬,经历过旧社会撂地卖艺的老艺人,其中,就有85岁的于佑福,她是最后一位享名且在世的“寿”字辈相声演员。

这场演出中,于佑福不顾年迈体弱,与江南相声名宿——90岁的张永熙搭档,共同担任攒底重任,表演了一段《上海话》,单是她开场的一句定场诗,便要下了一个满堂彩。

这是于佑福的最后一次登台,如今,这场演出的视频已经见诸网络,她的音容笑貌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因病去世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女相声演员代表人物于佑福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6日凌晨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于先生是国内最后一名第五代“寿”字辈相声老艺人,也是相声界辈分最高的老人,生前曾与相声泰斗马三立、刘宝瑞等合作。

于先生是天津人,出生于曲艺世家,4岁起随父亲于福寿、哥哥于堃江、姐姐于小福学艺。那时天津演出场所集中地是“河北鸟市”,每次演出,4岁的她被抱到凳子上,和哥哥、姐姐一块说相声。12岁那年,父亲和哥哥相继因病过世,大姐也结婚了,于佑福开始正式登台养家。过去演出,演员拿钱论“份儿”,挣一元钱,十个人一人一毛,可于佑福人小,分不了整份,只能拿零钱,全家几口人都指着她的零钱过日子。后来,于佑福与马三立的叔伯兄弟马四立结为夫妻,在天津各地书场、茶社演出,1954年拜高德明先生为师,退休前在天津市实验曲艺团工作。行内人评价她的表演,“洒脱有度,既不媚俗又不失风趣,包袱既响又适当得体,于幽默自然中显示了女性的搞笑特质”。身边人回忆,老人一生钟爱相声,1993年腿摔坏后,还每天在家听相声,“瘾大得很”。

老人生前非常关注相声的发展,对年轻相声演员,她劝诫多于赞扬,“年轻人喜欢相声我很欣慰,但是一定要虚心学习。我4岁开始就听相声,在听了很多年之后才敢说,说了大半辈子之后也不敢说好。可是我们的年轻演员呢?他们缺乏的就是传统相声的根基,听的传统段子不多,我建议他们在说相声之前,先好好听几年相声。”对于当下行业的现状,于先生也曾多次发表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之所以许多人认为相声比不过小品,不是相声这门艺术落后了,而是相声演员和相声剧本出了问题,“我们不能责怪观众,不能怨大家对相声失望,因为我们演员表演的水平差,题材也俗,来回来去都是那几个段子,观众能喜欢才怪呢!”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于佑福个人资料

于佑福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YuYouFu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