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 男,汉族,1965年8月生,江苏启东人,199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袁洁
2006年8月1日,在上海浦东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成立45周年庆祝大会上,作为院长的袁洁发表了一段让全院职工精神振奋的讲话。与会者们从他的这段总结与回顾、发展与展望的讲话中深深地感悟到,经历风雨和彩虹,研究院已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单一产品到多型号产品研制,成为中国航天京外唯一的综合性的研究院。
面对昨天,他深谙,在历次的辉煌中,浸透着全院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面对今天,他自豪,作为一名航天人时刻在履行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面对未来,他坚信,弹箭星船俱全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定会再创新的佳绩。
从袁洁的心路历程中,映衬出他的执着追求和对事业钟爱的深深情感。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袁洁坦言自己是一个幸运儿。恢复高考后,上海重点中学也马上招生,袁洁有幸搭乘了重点中学招生的“头班车”,并在老师的鼓励下考入了上海闻名遐迩的南洋模范中学。在南洋模范中学,竞争的激烈是出了名的,很多学生因为适应不了压力而被淘汰,但即便是这样,淘汰到其他中学的学生依旧是所在学校的佼佼者。而袁洁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让他在南洋模范中学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稳重、低调、隐忍的性格,在读书阶段就已经初显一二。初中阶段,袁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做事先做人”的教导,一直让袁洁受用终身。
自认为天资普通的袁洁通过自己的努力尔后又考入了上海四大高中名校之一的上海交大附中。袁洁的班主任,也是后来上海交大附中的校长,是袁洁难忘的恩师。名校、良师、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袁洁在充分吸取知识营养的同时,也学到了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做人风范。
很快,袁洁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高考。在有过从军经历的父亲心中,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最好的学校,他希望儿子能够在军校这个熔炉里学有所成并能为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出于爱好,袁洁选择了工科,并在高考前对他心仪已久的专业系统工程做了全面了解。当时国内还只有两所学校设立这个专业,一个是国防科技大学,另一个是上海海运学院。
1982年,17岁的袁洁背着行囊、怀揣着梦想来到了长沙,开启了他人生中另一段求学旅程。当时的国防科技大学的系统工程专业虽然在袁洁之前只招过两届学生,但是所有的教员、教材在钱学森的倡导下集纳了当时全球最新的理念,相对比较成熟。导师对飞行器的作用、专业特点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再加上国防科技大学的数学系力量雄厚,虽然系统工程是一个新的专业,但是扎实的数学基础让袁洁专业课的学习如虎添翼。
国防科技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让袁洁在随后的实习中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袁洁去了很多厂所,在深入生产一线学习后,袁洁对系统工程师的称谓“丁字型人才”感同身受:对工程深度和广度的积累,有能力为决策提供最佳的优化方案,是一名优秀的系统工程师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袁洁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成为有“话语权”的专家。
大学毕业后,袁洁分配到了运载火箭的总体研究所,并被第一研究室主任“钦点”到手下工作。刚工作时,为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积累和航天实践结合起来,袁洁每天上班来回奔波近50公里。在这条路上,他无怨无悔地走了11年。
一线的工作很快让袁洁成长起来。29岁,正是一个年轻人厚积薄发的时候。袁洁在这一年担起了副所长的重任,随后担任了长征二号丁火箭总指挥。
由于受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航天事业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航天老一代对新老交替非常重视,努力举荐新人。1996年底,院领导面临退休,需要提拔一批年轻人接班。由于在技术上和理论基础上扎实,同时对国外信息接受能力强,以及自身具备的良好品行,袁洁很快从年轻人中脱颖而出,直接从副所长担任了研究院院长助理。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尝到了涌动的市场经济大潮所带来的甜头,随之带来的出国潮也达到了高峰。袁洁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出国,但是袁洁始终坚守在航天工作的一线,甘愿承受清贫和辛苦。因为他深信选择航天事业的路没有错。在发射基地第一次见到的火箭腾空的壮观情景,一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那时他毕业才两年,就参加了长征四号火箭一线的研制,而后又去了基地。在塔架上为了最后的检修,他在上面待了整整44个小时。第一次在现场看火箭起飞,感受到惊天动地的震撼,袁洁心底涌动着骄傲和激动,由衷地为自己选择这个行业而感到自豪,觉得自己为此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更加坚定了他为此奋斗的决心。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上天后,袁洁马上从基地到了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又从北京辗转上海,因为院里的工作需要他。那些日子他一直牵挂着飞船,当听到“飞船安全着落”的消息时,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这一刻,他真正感到了胜利时的喜悦。
从神舟四号飞船到神舟六号飞船的这几次发射,他都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度过的。发射时的揪心时刻,更让他感受到航天事业的神圣。从发射现场赶赴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过程中,他按捺着内心的急切之情。因为他和很多飞船研制人员一样,为飞船全力付出就是要得到满意的回报。最激动和最让人喜悦的莫过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当飞船发射上天后,中国的“加加林”杨利伟在遥远的太空传来“感觉很好”的音讯时,袁洁不由自主地握住了身边同事的手,在欢呼雀跃中释放一个航天人本真的性情。
袁洁走上领导岗位的经历很顺,但他却谦虚地说:这都是赶上了好机遇。2000年,他走上副院长的岗位。时隔两年后,袁洁担任了研究院院长。在院领导岗位期间,他还挑起长征二号丁火箭总指挥和长征四号火箭副总指挥的重任。一个个头衔都承载着一份份责任,他暗暗地在心里较着劲:一定要把各项重要工作完成好,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严格、授权、放手,是他在管理上的一大特点。他喜欢把工作层层分解,并经常交流沟通,达到共同解决问题或是完成任务的目的。担任院长后,压力和责任这对“紧箍咒”,时时在提醒着袁洁,哪些工作可以避重就轻,哪些工作要避轻就重。每每对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下达的责任令,他从来都是做到严肃和认真。对责任令执行情况,袁洁戏称自己是“基层干部”,每年把责任令层层分解后,检查、推进、落实、考核、讲评,几乎成了他的一套“规定动作”。
作为院长“身不由己”,每天的工作都像赛跑一样,紧张而忙碌。他在中学时代学会的各种球类爱好,至今已荡然无存。走到管理岗位后,他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在了博览群书上。国内外经济类、管理类、航空航天类的书籍他更为偏爱。他认为:院长也是经营者,在当“专家”的同时,也要学会做“杂家”。
航天事业维系着国家的利益,为至高至上的国家利益尽心尽职尽力,是袁洁的准则。2004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上海市委领导陪同下,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进行了全面视察。能直接向胡总书记汇报工作,是袁洁终身难忘的。他从以往的历史发展讲到了当前的型号任务,10多分钟时间的汇报,胡锦涛听得很认真,问得也很详细,随后参观了研究院正在研制的弹、箭、星、船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次视察,对全院上上下下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更激发了袁洁的情感:国家对国防建设高度重视,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做好“硬件”准备,随时听从国家的召唤。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研究院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势头。成就和荣誉让袁洁感到自信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和责任。他称自己为“协调者”,就是要给自己的团队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资源配置等许多方面给予支持。为此,注重当前,抓好基础,规划未来,成了他工作的立足点。为了下一步的发展,袁洁心中的几个“更加”,已经勾画出了一个新研究院的美好蓝图:总体部局更加合理,总体总装更加加强,专业更加精干高效,军民品发展更加协调,产值收入更加增长。
航天事业是“一本书”,读懂了她就读懂了为什么要为之付出和奉献。袁洁继续读着这本书,以至为她倾尽自己的全部。
袁洁 ,男,汉族,,199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2.09——1986.07 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飞行器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07——1991.04 航天工业部八院805所工作;
1991.04——1994.05 航空航天工业部八院805所一室副主任(1993.05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候补委员);
1994.15——1996.12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八院805所副所长(1995.08任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1995.11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
1996.12——2000.04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八院院长助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1998.03任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副总指挥);
2000.04——2002.0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副院长(2000.08兼任八院805所所长,2000.10任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指挥);
2002.01——2004.0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
2004.02——2008.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03.02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03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07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7.05当选为中共上海市委候补委员,2008.07被增补为中共上海市委委员,2008.09兼任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
2008.7____ 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2008.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1993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1995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并获中国航天基金奖,19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技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当选上海市科技精英,2006年获中国航天基金特别贡献奖,2008年获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
2010.10—— 当选国际宇航联IAF副主席。
2011.4.28当选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