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ōu qī,出自《敬斋古今黈》。若一组事件或现象按同样的顺序重复出现,则把完成这一组事件或现象的时间或空间间隔,称为周期。
周期基本解释
[period;cycle] 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钟摆的周期
[1]
。
周期引证解释
1. 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2]
。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阴阳相配之物,而老少又必相当。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老阳也;坤之策,百四十有四,老阴也。老阴老阳相得为三百六十,则周期之日也。”
2. 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2]
。
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做交流电的周期。
3. 周年。
清曾国藩《复陈虎臣书》:“ 国藩量移畿甸,已及周期,地瘠民贫,无可设施。
[1]
”
4. 藏族历法。
诸曜的年月日,无论按太阳日、太阴日或宫日计算,都有其平行度。从第一个年月日起,轮转若干次后,其平行度都会重新回到没有盈缺的整数,这种时间的数值叫做周期(即某天体再度回到某一相对位置所需的时间为该天体的恒星周期)。
5. 在化学上常指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的一系列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分7个周期。第1周期(只含2种元素),称特短周期;第2、3周期(各含8种元素)称短周期;第4、5周期(各含18种元素)称长周期;第6、7周期(含32种元素),第7周期(尚未全部发现)称特长周期。也有将第1、2、3周期称短周期,第4、5、6、7周期称长周期的
[3]
。
6. 史学家的周期概念基本上是一个实证概念,与神学、哲学的概念相距甚远。从史学研究最一般意义而言,周期即指某一历史现象、层次运动变化的周而复始状况。
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振动的周期。
数学周期
若f(x)为周期函数,则把使得f(x+l)=f(x)对定义域中的任何x都成立的最小正数l,称为f(x)的(基本)周期。
在计算机中,完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或访问一次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亦称为周期
[4]
。周期函数的实质: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差等于周期的倍数时,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函数值相等。如:f(x+6) =f(x-2)则函数周期为T=8。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一种分类。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系列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为一
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横行,也就是七个周期。第1周期(只含2种元素),称特短周期;第2、3周期(各含8种元素)称短周期;第4、5周期(各含18种元素)称长周期;第6、7周期(含32种元素),第7周期(尚未全部发现)称特长周期。也有将第1、2、3周期称短周期,第4、5、6、7周期称长周期的
[3]
。
1.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周期性指运动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又重复回到原来的位置,瞬时速度重复回到原来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周期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
2. 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物体或物理量(如交变电流、电压等)完成一次振动(或振荡)所经历的时间。在各种周期运动或周期变化中,物体或物理量从任一状态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或周期的整数倍时间后,总是回复到开始的状态。
3. 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常用T表示。周期的单位是秒(s),也常用毫秒(ms)或微秒(μs)做单位。
物体本身自发的或生物被动的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称为一个周期。
生物周期如天体运动,地球绕太阳旋转一个周期是一年。生物的细胞分裂,从细胞准备开始分裂的分裂间期经过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回到分裂间期,为一个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情周期”、“商业周期”。在英国,通常称为“贸易周期”;在日本,通常称为“景气循环”。经济周期指的是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周期性波动。
[5]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