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1]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人物关系
有错误6488已反馈
有错误6432已反馈
有错误69841已反馈
有错误21048已反馈
纠错
关闭纠错

周瑜人物生平



周瑜官宦世家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他家人住在寿春,当时孙坚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出生,而且在江淮一带很有名气。周瑜慕名前去拜访,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听从了他的意见 [2]  。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 [3]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后,孙策带家人搬离了庐江 [2]  。

周瑜丹阳借兵


主词条:孙策平江东之战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 周瑜题跋像
。正好孙策率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长江,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5] 
于是,周瑜随从孙策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6]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7-8] 
周瑜在做居巢县长认识了鲁肃,认为他非同寻常,就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9]  。

周瑜官居要职


周郎顾曲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和鲁肃一同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11] 
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要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十二月,孙策率周瑜等人攻破皖城,虏获袁术手下刘勋家人及他们部下的男女亲族,其中桥公二女皆国色天姿,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第二年年初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7]  [12] 

周瑜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孙权统业时,年龄尚小,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张昭和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与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倾心服侍他 [13]  。
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14]  当时孙权只是将军,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周瑜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 [15]  。
周瑜一次对鲁肃说道:“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如今我的主人孙权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我正通晓此理啊!” [16]  并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16]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在建安七年(202年),下书责 周瑜画像
令孙权送人质到曹操这里。孙权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孙权本意不想送人质。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分析道:“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 [17] 
孙权每次下赐周瑜,一年到头都有一百件衣服,当时没有那个将领能与周瑜相比 [18]  。对于孙氏,周瑜也说得上忠贞不二。《江表传》记载,曹操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曾派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周瑜, 周瑜既十分坚决的回绝了蒋干。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八年(203年),黄祖的将领甘宁前来归降,周瑜和吕蒙一起推荐他,因此受到了孙权的重用 [19]  。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 [20] 

周瑜联刘破曹


主词条: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本意与曹操一战,向下询问计策。然而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 赤壁之战地图
,重臣谋士张昭和秦松更是支持投降曹操。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
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孙权感叹道:“曹操想要废汉自立很久了,只是忌讳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只留下我,我和曹操势不两立,你所说的话甚合我意,这是天把你赐给我了!”
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 [21]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 [22]  ,双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 [23]  ,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 [24]  。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25] 

周瑜命陨巴丘


周瑜又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 周瑜雕像
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率军驰援夷陵,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所杀过半。曹军乘夜逃走,途经木柴堵塞的险路,无奈,骑马者皆弃马徒行。周瑜率兵追赶截击,获得战马三百匹,军威大振。
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曹仁只好退走 [26]  。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州陵三个县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27]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 [28]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7]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周瑜主要成就



周瑜开拓江左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周瑜收到了孙策从历阳(今安徽和县) 孙策画像
送来的书信,来信邀他共下江东。正在寻找政治出路的周瑜收到书信后,马上率领自己的部曲家兵数千人奔赴历阳。同时,他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秣。周瑜及江东名士程普、张昭等人协助孙策先后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赶走扬州刺史刘繇,占据他的治所曲阿(今江苏丹阳)。十几天的时间,孙策的军队增加二万余人、战马千匹,威震江东。在继续东进之前,孙策把镇守江东要镇丹阳(今江苏南京)的重任委以周瑜。 [29] 
后来周瑜拒绝袁术册封的将军称号,向袁术提出要到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为县长的请求。居巢离长江很近,周瑜的企图是,从居巢顺流而下直奔江东。袁术不知周瑜假途东归的用意,竟满足了周瑜的要求。在居巢,周瑜结识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豪族鲁肃。在他的劝说之下,鲁肃放弃东城县令的官职,背叛袁术,与周瑜结伴东渡。孙策考虑舒县周氏是庐江的名门望族,派周瑜为督,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家族的社会影响,以招募人马,延揽人才,扩大力量。 [29]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与周瑜分率二万余人偷袭皖城。轻取皖城后,周瑜随从孙策在寻阳和沙羡,分别打败回师救皖的刘勋以及赶来救援的黄祖。经过几次大仗,孙策俘获对方部曲士兵三万余人,战船七千余艘,实力大增。通过这次向西用兵,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水西北)一带也尽归江东所有。战争结束后,周瑜以中护军、领江夏太守的职务(孙策授予周瑜这一职务是在取皖城之前)镇守巴丘(今湖南岳阳),防范占据荆州(今湖南、湖北)的刘表东侵。 [29] 

周瑜联刘抗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以后,水陆军二十万顺势南下。周瑜向孙权分析了当下形势,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正是严寒,曹操的战马也缺乏草料。而且,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东地区,水土不服,必然会发生疾疫。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贸然行事。将军抓住曹操的时机,正在今朝。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将军击破曹操。认为曹操这次来就是来送死的。周瑜的话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于是以周瑜为主帅,与刘备联合,火烧赤壁,重创曹操。 [30] 

周瑜人物评价



周瑜后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31]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 [32]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周瑜汉魏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②吾得卿,谐也。 [7] 
孙权: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②(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⑤孤念公瑾,岂有已乎?⑥此天以君授孤也。 [27] 
曹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33]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7]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7]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34]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35]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36]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27] 
《江表传》:年少有美才 [27]  。
韦昭: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27]  。

周瑜两晋


陈寿:①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②瑜少精意於音乐 [27]  。
陆机:①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 [37]  ②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袁宏:①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②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38] 

周瑜唐宋


严从:周瑜、鲁肃,咸起诸生,鹗视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公瑾推第於孙策,子敬辍粟於周郎:咸有异於人者也。 [39]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晏: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40]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梁肃: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汉失险。公瑾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 [41]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预,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42]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3] 
苏辙: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 [44] 
张预:孙子曰:“天地孰得?”瑜谓曹公盛寒驱中国士涉江湖。又曰:“亲而离之。”瑜威声远著,而曹公、刘备咸疑谮之是也。 [45]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 [46] 
陈渊:当时人物如周瑜辈,盖百世之士,若其它智勇纷出,莫可悉数。 [47] 
陈亮: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②昔吴起与田文论功,至主少国疑,大臣未亲,百姓未附之际,吴起屈焉。桓王属大皇于张昭,更以周瑜遗之,后瑜驰驱于颠危之际,昭遂废不用。何哉?江东虽定而国轻矣。余论次其行事,使善观国者有考焉。 [48] 
洪迈: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 [49]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范成大: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50] 
谢采伯:孙策、周瑜拔皖城,纳二乔,皆国色,是以师婚也。英锐豪俊之气,固足办事。毕竟有所溺,则智昏,智昏则防虑疏。策为许贡客箭伤颊,创甚,年二十六卒。瑜为流矢中右协,年三十六卒。 [51] 
萧常: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 [52]  瑜、肃建拒操之议,孙权违众用之,卒成大功。然瑜昧于远图,不能乘胜佐昭烈以定中原,乃欲越荆取蜀,而吕蒙又复袭关羽以取荆州,使曹氏为不讨之贼,可与言知哉? [53] 
钱时:江左之势定于赤壁之一战。曹操破荆州乗胜东下号八十万,向周公瑾决此大计,六郡之众宁足恃乎?论者遂谓此为公瑾功第一。 [54] 

周瑜元明清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55]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56] 
胡三省: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57] 
孙承恩:矫矫公瑾,实吴良臣,雄姿英发,筹策迈伦,老瞒长驱,志无江表,一战蹙之,功莫与绍。 [58] 
晏璧:当曹操伐吴,威震寰宇,群臣争议迎降,瑜独定大计,度操部水军百万,远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愿得精兵三万破之,以片言决兴王之策,以偏方抗天下之师,卒走强敌,开拓荆土,非明断能然乎?至其议纵刘备不资其出地,又欲西取巴蜀而并张鲁,北据襄阳以蹙曹操,雄啚出人意表,使究其志,未易量也。虽天啬其寿,中路陨殁,其一举而鼎分三国功名之奇,垂于无穷。 [59] 
张凤翼:周公瑾江左伟人,其才略功烈足光纪载,而传必及其顾曲,固知审声知音非尠事也。
黄中坚:周公瑾英姿伟略,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于吴,盛宫室美女玩好以娱乐之,分关张各置一处,使如瑜者挟与俱战,则其计亦左矣。昭烈以枭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业耳,故髀里肉生至于堕泪。今方破曹操,势可有为,岂甘为吴所豢养?关张与昭烈生死分定,不得昭烈而奉之,岂肯为吴宣力?果若所言,势必将有内变而使魏人得以乘其隙,吴蜀事业俱未可知也。语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公瑾知昭烈君臣不为人下而顾建此策,殆所谓多思则乱者耶?仲谋于公瑾言无不从而此独不听其见,不岀公瑾上哉! [60]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61]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62] 
罗贯中: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63] 
李贽:周瑜、鲁肃、诸葛瑾、张纮、顾雍,彼比引荐,真君子也。 [64] 
郑板桥: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王懋竑:周瑜雄略似孙伯符,有并吞中原之志,而不专于自守。
李安溪: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②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 [65] 
张佩纶:若公瑾则赤壁之后旋没巴邱,世之称公瑾者第曰胆略兼人而已,不知公瑾之才实一世奇才,而驾乎三国群贤之表。吴虽多才,鲁肃失之疏,吕蒙失之谲,陆逊失之柔,孙权以公瑾为王佐,公瑾诚王佐。惜乎!权之非真主才耳。嗟乎!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其意亦欲取荆州袭许都。使天老其才,以与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66] 

周瑜近现代


卢弼: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67] 
蔡东藩:周瑜年第逾壮,方可有为,乃以意气之未除,遽致短命,不无可惜。 [68] 
吕思勉:周瑜、鲁肃,亦皆可谓为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徼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69] 
毛泽东: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70] 

周瑜轶事典故



周瑜顾曲周郎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71]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于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72]  。

周瑜一时瑜亮


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 [73-74]  。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75-76] 

周瑜饮醇自醉


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77]  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周瑜亲属成员



周瑜祖辈


周景:字仲飨,周瑜从祖父(或从祖),周兴之子,官至司空、太尉,追封安阳乡侯。 [7] 

周瑜父辈


周尚:周瑜从父,周兴之孙(周异之兄,存疑),官至丹杨太守。
周崇:周瑜从父,周兴之孙,周景长子,嗣安阳乡侯。
周忠:周瑜从父,周景之子,官至太尉、录尚书事。

周瑜妻妾


小乔:桥公次女,大乔之妹(古代“桥”与“乔”为一个字。)

周瑜平辈


周晖:周瑜再从兄,周忠之子,官至洛阳令。

周瑜子侄


周循:周瑜长子,官至骑都尉,娶公主孙鲁班(孙权与步夫人之女)
周胤:周瑜次子,娶孙氏宗室女,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因罪免
周妃:周瑜之女,一说名为周彻,嫁太子孙登(孙权长子)
周峻:周瑜兄子,官至偏将军。

周瑜孙子


周护:周瑜从孙,周峻之子。

周瑜后世纪念



周瑜墓地


周瑜墓中国有多处。据唐朝梁肃所作的《周公瑾墓下诗序》和陆广

微所撰《吴地记》记载 [78]  ,周瑜墓位于苏州,“周瑜坟,在县东二里。 ”
据陆游所撰的《南唐书》记载,周瑜墓位于宿州,“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
而据明朝《一统志》记载:“周瑜墓在庐江县安丰乡”。公元1422年(明正统七年),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立碑题曰:“吴名将周公瑾之墓”。清《庐江县志》又载:“周瑜之妻小乔墓,在西门外真武观西百步,墓墩俗称瑜婆墩”。清咸丰年间,墓地被毁。1926年和1942年,周瑜墓先后进行了两次修缮。
  1989年春,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召开有关专家论证会,对湖南岳阳,江西新淦,安徽庐江、巢县、舒城、宿松等地的周瑜墓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论证,取得一致意见,确认安徽省庐江县的周瑜墓为周瑜首丘之地。1989年5月,周瑜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 

周瑜遗址


周瑜城
周瑜城位于安徽舒城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干汊河镇瑜城村。为24岁以前的周瑜在家乡修建的兵营,供练兵习武及驻军之用。周瑜城为土城,正方形,长宽各296米,高10米,占地面积104亩,四周是土筑城墙,高城之上是平整的台地,东西南北各有一个相对称的宽六七米的城门。原建有兵营、养马场、周瑜井、拜母堂、净梵寺、古塔等。周瑜城的西北方向有呈鼎足之势的三个土墩,名曰“练三墩”,传为当年周郎练兵牧马处。周瑜城及练三墩,古称牧马旧市,为昔日龙舒八景之一。 [81] 

周瑜纪念桥


周郎桥:周瑜在南京有一处遗迹,即“周郎桥”。据明朝《万历上元县志》载:“周郎桥,在丹阳乡。吴周瑜渡秣陵,破笮融,下湖熟,曾经此,故名。”
周瑜桥:周瑜桥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带肚堰,位于南门口到码头交叉处,横跨城南护城河;牧马旧市,为周瑜练兵放牧处,“龙舒八景”之一。

周瑜艺术形象



周瑜文学形象


小说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如赤壁之战,周瑜的主张不太明确,是战是和踌躇不定,诸葛亮借曹操修筑铜雀台欲夺小乔之事,智激周瑜,坚定周瑜抗曹的决心。 [73]  曹操命周瑜同窗好友蒋干劝降周瑜,周瑜设下计策,假装友善,伪造了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让蒋干发现,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的好戏,为赤壁之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后来周瑜劝诱诸葛亮投吴不成,下定决心必除之而后快。正巧刘备甘夫人去世,周瑜向孙权提出假意要把孙权之妹许配刘备,实则引诱刘备来东吴的妙计。然而在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和吴国太乔国老的“胳膊肘往外拐”的态度下,周瑜的计策被一一化解。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而亡。周瑜死后,孙权厚待他的遗孤。
诸葛亮设计,假装主动为周瑜吊丧,从而给众人留下诸葛亮宽厚大度,周瑜小气不能容人的印象。这是小说里的情节,虽然脍炙人口,但终是虚构事件,与历史不符。 [82] 
诗词形象
作为一位青年才俊,周瑜颇受士大夫喜爱称羡,是唐诗宋词里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位三国人物之一。较为脍炙人口的有,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范成大的“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更是描绘出了一代英雄豪杰的洒脱和气度,值得一提的是,“羽扇纶巾”作为常见的儒生打扮,本是苏轼对周瑜的描绘,后来却多化用在诸葛亮身上,成为了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周瑜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要饭—— 穷嘟嘟(都督)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周瑜影视形象


年份影视类型剧名饰演者
1976电视剧《三国春秋》张清
1983电影《神通术与小霸王》艾飞
1985电视剧《诸葛亮》江庚辰
1985电视剧《诸葛亮》罗乐林
1990
电影《关公》
陈道明
1990歌仔戏《孔明三气周瑜》杨怀民
1994
电视剧《三国演义》
洪宇宙
1995
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秦风
1996电影《诸葛孔明》刘家辉
1999
电影《一代枭雄曹操》
刘家辉
2008
电影《赤壁》(上)(下)
梁朝伟
2010
电视剧《三国》
黄维德
2010电影《越光宝盒》黄渤
2012
电视剧《回到三国》
陈展鹏
2015电视剧《半为苍生半美人》李宗翰
2015电视剧《武神赵子龙》黎源

最近更新艺人资料

周瑜个人资料

周瑜经纪人信息

更多艺人

浏览本页PC版:https://www.yanyi8.com/mx/mx/ZhouYu/

欢迎来到演艺圈门户网(演艺吧,演艺圈)   

一、本站致力于提供演艺圈商机的宣传推广(如:新闻,明星经纪,灯光,舞台,演出设备,代言,剪彩,剧本,词典,艺人招聘等)

二、如果要注册会员,管理信息,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必须进入电脑版网页

三、如有侵权请发邮件给管理员 erqunnet@foxmail.com

四、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主要来源于会员发布,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可靠,如有商业行为,请自行辨别真假。最好线下交易并签订合同。

本站备案信息:浙ICP备11036167号-2
全站合作链接(10分钟更新)